程 珊 怀念小我年岁的影视业界前辈

程 珊 怀念小我年岁的影视业界前辈

程珊,女,1953年5月生,毕业于杭州大学。制片人、策划人、发行人。浙江影视集团(蓝色星空影业)制片人工作室主任制片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杭州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第十三届全国地方城市电视台协作会秘书长,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副总监,杭州文广集团总部电视剧采购管理筹建办公室主任,浙江华策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表作品:《延安爱情》《古今大战秦俑情》《我亲爱的祖国》《孔雀东南飞》。作品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

一则突如其来的噩耗,我落着泪拟出了一篇发自内心深处的微文:“你比我小两岁,但我仍随你的各位好友与弟子管你叫‘何爷’,因为你的人格品德和艺术造诣!十多年前我开始真正进入电视剧制作拍摄第一线,第一部电视剧作品《秋海棠》是与你的合作,特别是天天泡在后期机房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体会了‘你把拍剧当日子过’的真真切切。一滴茶水洒在工作台上就过不去地必须拿纸巾擦掉的脾性,足见你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与艺术追求。从那时开始我学习和领略了要做良心之作精品之作的坚守。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你的艺术生涯依然不朽,而你怎么可以先走了呢!但愿去那里还有好剧等你施展才华,那就愿你一路走好!”

以上祭文叹息的主角是傲立影视两栖的著名导演何群。他虽小我两年,但也应该是同代人,有着我们这代人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等一路走来的特质。

记得知道这个名字还是当年在对“文革”后的电影无感,而沉浸在从事电视剧领域的职业性痴迷下,因张艺谋团队的得奖电影而知道了“何群”的名字,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与八个》《黄土地》等作为美术师的荣誉,90年代初电影《凤凰琴》的获奖,使他进入了我国荣称“第五代导演”的行列。

之后,2000年随着广电政策发文“海外和港台电视剧不得在黄金时段播出”的规定,突然在某一届电视节的一面墙上,电视剧《红岩》的海报,出现了“导演何群”的落名。我拍案而起,兴奋地觉得国产电视剧的繁荣昌盛将会步入辉煌。

于是,2006年我参与制作发行的电视剧《秋海棠》,战战兢兢地找到了之前专拍《吕梁英雄传》《烈火金刚》等红色主旋律、男人硬汉子,一向以硬朗著称的何群导演。首次接拍纯情感题材的鸳鸯蝴蝶派代表作著名小说改编电视剧的他,一见面就胸有成竹地表示决不让自己在这类情感戏的把握上犯下当下情感戏的三大忌:催泪煽情、黏糊絮叨、低级俗套,且改变了以往一直非常尊重原著的惯例,创新性地对电视剧《秋海棠》进行了几乎颠覆性的改编。作为美术出身的他还一丝不苟地对服装、化妆、道具近乎苛刻而极致地提出要求,发现因时间关系不能到位或不够满意的物件,会立即派人从自己家取来用上,目前播出版画面中上海的戏班大佬家中的沙发套就是何群从自家现拆来铺上的。

令人感动的是,排入电影界“第五代导演”名目的他,竟然当年在左家庄鼎盛后期公司的机房亲自完成后期。我有幸每天坐旁而视,学习、体验和受教了一个知名导演对电视剧整个后期制作过程,在艺术、技术上精益求精地再度创作的态度与辛劳。同时领教了他那乐观、开朗、友善、低调、节俭做人的品格与德行。机房里不断有好友、同学、弟子、属下及曾经任用过的演员进进出出拜会探访,嘘寒问暖,他谦和的姿态,笑料百出的谈吐,时时令机房里传出阵阵哄堂的笑声。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必定准点进门坐台。一碗面条可以打发全天,而一帧画面、一句台词、一耳音符不适却绝不可放过怠慢,这时“打发”二字在他的脑海里绝不会出现。因为他自己对“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有非常高的观赏性”的严苛要求,生生将原本34集的成品砍掉了4集,并坦诚地对外公告给制片方造成了近200万的损失,由此主动答应自己的导演稿酬降减,但还是挣着命地为一起同甘共苦一线奋战的兄弟属下求全求荣求待遇,“护犊子”成了他的雅号。力挺和任用德艺双馨的新人好演员,鄙视和不悦出了名就乱“拽”,还狮子大开口讨要薪酬且不尊重为他们服务的工作人员的演员,是他“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人格品德。

由此,与他天天“混在机房”五十几天的日子里,让我练就了以后可以独立担纲电视剧《亲爱的》《大话英雄》等项目,近乎后期导演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更因为赞赏他的人格品德而与他成为挚友。这是一段多么难以忘怀、何等弥足珍贵的人生往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