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以内容为本精耕细作,打造影视原创精品

张 健 以内容为本精耕细作,打造影视原创精品

张健,男,1961年6月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投资人、出品人、策划人、制片人、发行人、编剧、导演。西安梦舟影视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代表作品:《雪豹》《黑狐》《苍狼》《雪豹坚强岁月》《霍去病》。作品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2010年北京电视台最佳品质奖,第二届乐视影视盛典乐视网点击破亿电视剧大奖,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评选优秀电视剧奖。个人荣获澳门国际电视节优秀制作人奖(2010年),优酷影视指数盛典开年最佳制作人奖(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制片人称号(2016年)。

我从事电视剧制片工作已近20年,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秉承着“做好内容”的初心经过不断学习、摸索一直走到今天,既经历了对这个行业从迷茫到坚定的个人进步,也见证了整个电视剧行业的蓬勃发展。

制片人其实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不但负责找投资,还要负责投拍剧本,聘请导演、摄影师、演员,管理摄制资金,审核拍摄经费并控制拍片的全过程。影片完成后,还要负责影片的后期制作,向市场进行宣传和推销,直至发行完成并督促回款。所以想要成为一个好的电视剧制片人,一方面自身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对作品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制度,防止因为不了解政策导致影片过不了审查而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因为有投资人的信任投入资金,为了保证投资人利益,还需要有很强的成本把控能力,做到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将作品更好地呈现;作为制片人,还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向他人学习、改进自身的创新精神。

早期,我凭着对行业的一腔热爱,拍了不少作品,像《堆积情感》《立案侦查》《海的誓言》《庚子风云》《阳光下的冰器》等,但在风格上还没有明显的标志。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开始慢慢对这个行业、对作品、对市场、对观众的喜好有了自己的思考,于是我的《雪豹》《黑狐》战争系列诞生了。

在拍摄这些战争系列的时候,为了作品精益求精的品质要求,在开拍之前我们会对剧本史实进行透彻的研究,这样会使剧情跌宕起伏,有强烈情绪渲染力,有民族血性也有对战争的无奈,让故事更加饱满。同时演员在开拍之前都会进行特训,学习队列、持枪等技艺以便拍摄出更好的效果。另外,在对小人物的塑造上都会更加用心,让他们性格鲜活,有情有义,从细节下手,才会让作品更有吸引力,让老百姓爱看。另一方面也开始实践“小成本精制作”的模式摸索,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呈现最好的效果。

我幸运地赶上了好的时代。2010年以前,从行业的前辈身上学到了宝贵的经验,从2010年开始慢慢摸索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之路。到2012年,资本大量进入影视行业,因为资本的介入,整个行业的制作质量上了一个台阶,也让我在这个浪潮中找到了更多的机会去实现对这个行业的理想。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自己的风格也好,还是有资本的助力也好,内容为王!必须秉承这个原则和初心,围绕“内容为王”这个核心,才能在这个行业走得更远。

因为资本的大量介入,影视行业得以迅猛发展,但这个浪潮背后良莠不齐的作品质量也让行业大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从2014年前后开始,一阵“IP”风刮过,打开电视,这边玄幻唱罢那边宫斗登场。长期以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我们文艺工作者认同的创作标准。但如今充斥屏幕的这些同质化内容,为观众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传播了真善美价值观的追求吗?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固执地认为真正走心的原创,才会为市场带来更好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用热血励志的故事,用有力量的角色,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带给观众。

因此,2016年我启动了前后筹备七年之久的《霍去病》的拍摄。我们组建了最优秀的团队,以《史记》《汉书》等历史依据为基础,讲述少年将军霍去病横扫天下,封狼居胥的热血英雄史诗。同时希望通过阵容年轻化的影响力糅合不同年龄的受众需求,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爱国情操和正能量带给当代青少年观众。同时,我们进行了大量原创“IP”系列剧的版权储备,计划在项目源头上开始运作,进行系列化与全产业链开发。希望通过这些好的项目,将更多有积极力量的内容带给观众。

朝夕不争,怎夺曙光?无远虑者,不可谋全局。在未来的三五年将是影视行业急剧变革的时代,准入门槛会大幅提高,市场进一步洗牌,受众细分,整体市场将进一步年轻化,跟随市场的脚步,我们影视文化事业的从业者,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如星火欲燎原般去迎接未来。

为了中国电视剧行业的蓬勃发展,我们更应该在拍摄的电视剧中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电视行业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电视工作者要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开拓创新,精耕内容,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民族的文艺精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