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俊 30年点滴
金秋俊,女,1953年11月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播出运营者、策划人、制片人、发行人。曾任南京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节目中心主任,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节目购销中心主任。现任上海朗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顾问。代表作品:《密探》《玉卿嫂》《天龙八部》《新白发魔女》《养父的花样年华》。
我从事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和播出,走过风风雨雨30年。
20世纪80年代,南京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首次联合拍摄20集热播国产大剧《密探》,此前,中国的电视剧只能拍摄5至8集,最多不过10集,我当时所在的南京台只拍过电视短剧,初次尝试20集长篇剧的拍摄对南京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因没有经验,虽有预算,但到底需要多少资金还是没底。因此找企业赞助成为补充资金的重要途径,也是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当时我刚从部队转业不久,是电视行业的新兵,领导就分派我去完成这一重要任务。我欣然地接受了任务,说好听点是服从领导分配,说难听点就是无知者无畏。
其后的三个月时间里,我如同一头蒙着眼的傻牛,拉着犁耙在土地上乱转,转着转着就灵活起来,话越说越顺溜,人越处越亲近,最终和四家大型企业签下了友好合同,企业共出资20万元支持电视剧的拍摄。签完最后一家合同那天,我来到拍摄现场,看着剧组的忙碌,倍感欣慰。静静坐在路边,脱下开裂的鞋子,揉着磨破疼痛的脚,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过后我迅速地投入电视剧的拍摄工作中。在拍摄中我担任了从没接触过的场记工作,记录了近60大本场记记录,圆满完成了任务。经过这些事我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也是从这一刻起对做好电视剧工作的信心倍增。
80年代末我从电视剧部调到总编室,担任了节目采购的工作。审片、定片、论价、购片、编排播出是我工作的主要内容,倍感责任重大。不了解我们工作性质的人,以为采购就是看看片子的轻松活,谁都能干,那是对这项工作的极大误解。为了获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南京电视台牵头成立了全国城市电视台协作体,把各台好节目集中起来相互交换,极大地丰富了各台的节目源,满足了广大观众对电视剧的收视需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各电视台的节目采编人员每两三个月集中一次,带着各台的优秀节目,背着背包机(录制机器),拖着成箱的大3/4磁带,在临时设置的工作场地进行节目的相互转录,几十台机器同时工作,通宵达旦地录制是我们的工作常态,眼熬红了揉一揉,疲劳困了趴一趴。我们用辛勤和汗水为各台送去纷呈多彩的节目。
记得有一次在上海录制完节目为赶在第二天准时播出,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火车站,结果当时正赶上道路拥堵,我们的车被堵在了半路上,眼看开车时间就要到了,我们什么也不顾了,跳下被堵的出租车,拉着沉重的磁带箱在马路上飞奔。半个小时后终于在火车开车前赶到了火车站,上了车一屁股坐在地上气喘吁吁、泪流满面。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每天有打不完的电话,看不完的片子,出不完的差,放弃了安逸的家庭生活,靠着一个电视工作者的责任心和自觉精神坚持了下来。我的审片、选片水平和对电视剧以及电视节目收视前景的判断能力及眼光有了极大提高,采编的电视节目质量始终处在全国领先水平。
1996年,一部由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和湖南电视台合作拍摄的电视剧《还珠格格》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因此《还珠格格2》还未拍摄完毕就得到全国各家电视台的关注,我当然也不例外。于是我及时和多家城市台采购负责人商定,一定要把《还珠格格2》的播映权抢到手。一个“抢”字,表现出电视台之间对优质资源的竞争态势,“抢”的难度显而易见。我作为城市电视台协作体秘书长必须有所作为,我做事不服输的性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经过多次和同事们讨论、商量,认真制定了“抢片”计划和方案:各城市台轮流上阵,让制片方真实了解城市台的领域和实力;同时各城市台领导联名书信制片方,真诚表达求购意愿和合作权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制片方最终打消疑虑,与城市台协作体携手合作。播出后的事实证明,我们努力“抢”来了一部收视率高、观众喜爱的作品,制片方、投资方和电视台共同受益,同时也为城市电视台的电视剧采购工作“抢”到一个极好的发展契机,并且在信息交流、谈判技巧、合作共赢方面积累了经验,为电视台今后更多更好地采购佳片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视剧是一种特殊产品,电视剧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所以电视剧的采编工作是一项特殊工作。2001年,我调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担任节目购销中心领导工作。一天有一个制片方给我打电话,说他从西安来,带来了一部电视剧要让我看看。当时我因开会无法见面,便叫对方把样带放在了办公室,让他先回去。这种送片子的事情当时每天都在发生。开完会后已过下班时间,我取了样带回家,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看了几集。这一看便入眼入心,一口气用整整一通宵看完了全片,这是一部有历史、有深度、有故事的好片子。第二天,我给制片方打电话问他人在哪儿,他说他还在南京等我消息。我让他立刻来台里商量购片事宜。当听我说考虑购买这部电视剧时,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告诉我,他已经在全国许多电视台转了一大圈了,没有人看好这部剧,他已经心灰意冷感觉走投无路了。有人让他来找我试试看,他原本也不抱多大希望,认为多个大台甚至中央台都没有看好,江苏台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但绝望之下他并没有离开,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来找我,等着我的回复,最后终于让这部优秀电视剧走上了电视屏幕与广大观众见了面。这就是购买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过程。
这部剧之所以和我结缘,就是两个字:认真。只有认真才会发现它的魅力,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仅凭听片名、听介绍就否决,或马虎看几眼就下结论,是采编工作的大忌。电视剧采购工作如同大海采珠,那些美丽珍珠能否浮出海面让人们欣赏和感受它的魅力,取决于我们这些采珠人的认真程度。
从业30年,除了采编和编排播出,我还做过场记、策划、制片、发行等许多与电视剧有关的工作,参与策划、筹备、制作、拍摄、发行等各个环节工作的电视剧有几十部,如《密探》《玉卿嫂》《秋海棠》《天龙八部》《无处藏身》《独立营》《铁血传奇》《新白发魔女》《杀寇决》《兵团岁月》《养父的花样年华》等。从部队转业进入了电视这个全新的行业以来,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下,在中国电视事业迅猛发展的机遇中,如种子落沃土,催生出美丽的花朵,我在最好的时间做了最好的工作,我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