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新 从演员到制片人背后的故事

郭旭新 从演员到制片人背后的故事

郭旭新,男,1955年12月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出品人、制片人、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电视艺术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话剧团任演员。担任制片人的代表作品:《炊事班的故事(1—3)》《垂直打击》《鹰隼大队》;担任演员的代表作品:《蹉跎岁月》《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个人荣获首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1982年),全军文化艺术工作者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全国优秀电视剧出品人称号(2008年),全国十佳电视剧制片人称号(2009年),第六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2009年)。

1979年,空政话剧团话剧《陈毅出山》被北影拍成电影,我在中间也只是跑个龙套。幸运的是,我在北影化妆室和著名导演钱江遇上,并被推荐到电影《他们在相爱》剧组,饰演男二号陈南这一角色。此片公映后,我居然被电影“百花奖”提名男配角。在这之后,我分别在长影、珠影、西影、北影参演了电影《春归红楼》《水镇丝情》《风狂歌女》《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等影片的拍摄,1982年又被著名导演蔡晓晴邀请参加了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的拍摄,因饰演柯碧舟这一角色,而荣获了首届“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可算是一路顺风顺水。近20年来我共出演了近60部影视作品。历史不再来,岁月捉弄人,没想到空政话剧团业务处处长的职务让我从1995年之后,逐渐成为一名制片人,而这一干就是22年。从一个让观众熟知自己的演员变成了让观众熟知自己作品的制片人,从台前走到了台后,这是一个痛苦的转型,也是自身文化价值观的一次转变。回想自己第一次当制片人,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1997年我主抓的第一部戏是《班禅东行》,当时我对制片的具体程序并不熟悉,一些操作方法更是不懂,只是凭着一股热情、一股干劲,后来遇到一箩筐一箩筐的困难,使我彻底懂得了制片人的艰辛。大部队刚刚拉到西宁塔尔寺的外景地,投资商就出事了,资金也只到了5万元,当时又不能跟任何人讲,怕涣散了人心,耽误了拍摄,便到处打借条欠账,实在没办法,中途我一个人跑回了北京筹钱,当我提着好不容易借到的40万现金在西宁火车站凌晨5点换车时,却被三个小偷紧紧围住,身上的钱包被抢走。为了保住手提包里的现金,我拿出身上的军官证高喊道:“我是军人,在执行紧急任务,否则你们一个也跑不掉。”其实我心里非常紧张,也不敢追,唯恐这么重要的救命钱被抢走,就这样躲过了一劫。

剧组拍摄从塔尔寺转移到了承德地区,临近结束的时候,给宾馆结账的钱又没了,宾馆要将所有人员物资扣作抵押,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有办法可想,我只好再次回到北京将心爱的车子开了过去,把车钥匙和驾驶执照一同抵押给了宾馆,才使大队人马得以脱身。那时候我还不懂得怎样发行,但为了还钱,我亲自到成都电视节上设专台卖片,东跑西颠也没什么收获。至今令我难忘的是,当时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赵化勇,以25万元一集收购了这部戏,并在央视一套播出,使我得以还清了所有欠款。

转眼22年过去了,一生中的那次转折,一生中的那次痛苦磨难,是我的宝贵经验,成了我终生难得的宝贵财富!我懂得了,作为制片人运作电视剧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制片人不仅要了解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还需要站在更高的理论高度来进行制片的统筹,来运作电视剧的生产,从而创作出精品力作并产生更高的社会价值。

20世纪60年代出了电影《哥俩好》之后,几十年内再没有人涉足这个领域,几乎成了禁区。这不是部队里没有生活,而是长期以来人们在思想上所形成的军事题材固有化的模式:整齐威武、严肃认真、不苟言笑。按这种套路拍摄出的电视剧容易陷入呆板、生硬和说教的模式。如何创新军事题材?我感到必须把视角放在小单位、小战士和小事件上来,通过这“三小”来反映部队紧张工作之余的轻松快乐生活,让观众在快乐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部队的认同和了解,感觉到年轻战士的可爱,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和谐和温暖。于是,我们召开创作会,下决心制作一部欢快喜气、轻松幽默的军旅情景喜剧,来表现部队官兵的工作和生活。《炊事班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初衷和背景下诞生了,这部作品自2002年元旦首次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好作品,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据有关部门反映,过去炊事兵是最难分配的岗位,自从播出了《炊事班的故事》,这个问题不再是难题,变成了人人喜爱炊事班,这说明一部电视剧不仅是娱乐功能,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而后,我们又拍摄了《卫生队的故事》《大学生士兵的故事》《武林外传》等近千集喜剧,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们体会到创新才有为,无为必消亡。如果墨守成规,不思改革,不会创新,走着观众看腻了的老路,肯定会被观众抛弃、被市场抛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一节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作为制片人,我们肩负着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不忘初心,坚定文化自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