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业 难以忘怀的记忆
潘洪业,男,1945年11月生,毕业于北京市委党校。出品人、策划人、制片人、节展组织者。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兼职教授。曾任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社长,北京电视台节目中心主任(负责电视剧的采购和编播),北京东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代表作品:《爱你没商量》《过把瘾》《宰相刘罗锅》《太阳不落山》《雾里看花》《少年天子(顺治篇)》。作品多次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个人荣获全国电视十佳制片人称号(2005年),北京市广电局优秀电视工作者称号(2010年)。
我从1964年参加工作到2005年正式退休,整整工作了41个年头,做过的行业五花八门,但都没离开文化教育。
当过少年之家的辅导员,上过五七干校,参加过宣传队,当过小学老师,做过街道文化站的站长,还当过区文化文物局的副局长,当过音像出版社的副社长、社长,参加过现代剧场的建设与经营,最后走进了电视台,从事了电视这个行业。
我最早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爱你没商量》,在全国开创了把电视剧作为商品卖给电视台的模式,打破了各电视台互相交换电视剧的节目模式。这部剧投资160万元,中央台以广告时段置换使我们收入600余万元,在当时为我们出版社没有住房的职工买了七套住房。
后来我们拍摄了《过把瘾》,中央台以20万元购买了播映权,本来是在黄金档播出,但当时由于剧名的原因,改在午夜剧场播出。没想到这部剧在午夜剧场零点播出后产生了轰动效应,收视率极高,各省电视台发现后纷纷找我们购买二轮播映权,仅8集的电视剧使我们不仅获得了好名声,还赚了钱。为了把这个项目做得更好,主编张和平提出请王志文和江珊再唱一遍剧中的片头片尾曲,出一盘《再过把瘾》的录音带,仅这一盘录音带的收入就超过了电视剧的投入。
在我从事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中,我还记得一件事。拍摄《宰相刘罗锅》时要请人唱片尾曲,因为戴娆是我们签约的歌手,就找她来唱。结果进棚后,她怎么唱也通不过,在棚里都急哭了,晚上10点给我打电话,请求换人,她唱不了。我当时就拒绝了,硬要求她一定要唱,结果这一曲给戴娆带来了无数掌声和荣誉,她至今还感谢我让她坚持了下来。《宰相刘罗锅》在销售的过程中也经历一个反复,本来我们是卖给央视,但因价格原因未能达成合作,于是我们又转向了省级台。北京台拿到后如获至宝,一经播出就红了半边天。
我担任过的策划、出品、制片人的电视剧除了上面谈到的以外,还先后制作过《少年包青天》《康熙微服私访记》《真爱无敌》《铁齿铜牙纪晓岚》《背叛》《永不放弃》《少年黄飞鸿》《铁甲英豪》《南方有嘉木》《沉浮》《县委书记》《少年天子(顺治篇)》《少年康熙》《搭错车》《纸醉金迷》《一生守护》《兰陵王》《泡沫之夏》《千金女贼》《领养》等50余部电视剧的拍摄。
我深深热爱着电视剧的制作工作,从2004年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后,给学生们讲课举了大量的活生生的案例,既是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工作实践的感受,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我亲自经历了我国电视剧行业发展的过程,这几年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中国是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我相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不久我们就会成为电视剧生产的强国。我对电视剧行业充满了热爱和执着,虽然已经退休,但现在仍然工作在电视剧产业的第一线,愿为这一行业的发展、繁荣贡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