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
2025年10月13日
一、内容
(一)主观感觉
1.身体感觉
锻炼后身体自我感觉良好,无不适症状,心情愉快,为正常状态。若出现异常的疲劳,感到头晕、恶心,出现呕吐或身体某些部位感觉疼痛等,则反映身体状况不好或已经患病,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剧烈运动。
2.运动情绪
正常时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渴望体育锻炼。若状况不佳或过度疲劳,就会有精神恍惚、情绪不佳等厌烦状况。
3.睡眠
入睡快,睡得深,少梦,醒来后精力充沛,属良好状态。如果入睡迟,易醒,多梦,失眠,醒后感觉疲劳和没有精神,则表明状态失常。
4.食欲
运动后一般食欲良好,食量增大。若运动后食量减少,不想进食,而且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恢复食欲,则表明胃肠器官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出现问题,身体健康状况不佳。
5.排汗量
排汗量与运动量、训练水平、饮水量、气温、湿度、衣着及精神状态等有关。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排汗量将逐渐减少。如果排汗量较过去明显增多,睡眠中大量出冷汗,则表明身体极度疲劳或可能是内脏器官出现问题,应引起注意。
(二)生理指标
1.脉搏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晨脉(基础心率),一般比平时低,为44~66次/min。若晨脉比过去减少或稳定不变,说明身体机能反应良好;若每分钟比过去增加12次以上,则表明反应不良,需及时查找原因。
2.体重
在开始参加体育锻炼时,由于排汗量增加及脂肪量减少,体重稍有下降;持续3~4周后,体重即稳定在一定数值,持续时间约5周;以后随着体育锻炼的继续,肌肉逐渐发达,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增强,体重稍有增加,但保持在一定水平。如果体重下降过快,而且精神疲劳,可能与过度疲劳或内脏器官患病有关,应及时检查。测量体重一般在早晨进行,每周1~2次。
(三)运动成绩
身体运动素质项和专项成绩。
(四)其他
伤病情况等。医务监督表见表5-1。
表5-1 医务监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