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运动的基本练习方法及要求

第三节 健美运动的基本练习方法及要求

1.宽握卧推

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斜方肌。

动作方法:以胸大肌的突然收缩力,将杠铃向上推起至两臂伸直,然后慢慢屈臂将杠铃放下,到胸部靠近乳头平行线的位置,之后再将杠铃推起至两臂伸直,如图16-2所示。

图16-2 宽握卧推

动作建议:注意在推举过程中,躯干始终保持“桥形”,不要憋气,否则会减少参加工作的肌肉数量。

2.仰卧飞鸟

锻炼部位:胸大肌和前锯肌,三角肌前部。

动作方法:两臂慢慢向侧下分开,两手所持哑铃要降至低于身体水平面,充分把胸部拉开,然后用力夹胸使两臂在胸前上方合拢。将哑铃放到水平位置,之后再向下、向外,当胸部肌肉有拉伸的感觉时,两臂放下的位置应低于身体的水平位置。

动作建议:两臂向侧下分开时,肘关节稍屈,如果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两臂始终伸直,那么对于发展胸部肌肉并不是很好。

当下落时做深吸气,当还原时呼气,如图16-3所示。

图16-3 仰卧飞鸟

3.直立飞鸟

锻炼部位:三角肌中束、前束及斜方肌的上部。

动作方法:两臂同时外展,直至同肩部水平位置,再还原。

动作建议:如果肘部和腕部始终保持微屈,那么对发展三角肌中束有很好的作用。当两臂向外、向上举时,手部翻转,小拇指向上,而当两臂落下时正好相反,小拇指向下,如图16-4所示。

图16-4 直立飞鸟

4.坐姿颈后推举

锻炼部位:三角肌、斜方肌、胸大肌上部和肱三头肌。

动作方法:将杠铃垂直向上推起直至两臂伸直,然后再慢慢将杠铃放下,还原,如图16-5所示。

图16-5 坐姿颈后推举

动作建议:定期改变两手的握距可以发展不同部位的肌肉。宽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三角肌;窄握主要发展三头肌。

5.颈后深蹲

锻炼部位:股四头肌、股外肌、股直肌、臀部肌肉和腰背肌,还锻炼腹肌、小腿和肩部肌群。

动作方法:双腿屈膝至深蹲。当下蹲至大腿低于水平面时,静止片刻,然后缓慢起立还原至起始姿势,如图16-6所示。

图16-6 颈后深蹲

动作建议:在深蹲过程中,保持平衡会很困难,在脚跟下垫一个5cm×10cm的木块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要求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挺胸拔背,脊柱不要侧弯,头部保持正直。

6.坐姿腿屈伸(穿铁鞋)

锻炼部位:股四头肌。

动作方法:固定大腿,以股四头肌的力量使小腿上举至全腿伸直,然后缓慢放下,还原,如图16-7所示。

图16-7 坐姿腿屈伸(穿铁鞋)

动作建议:铁鞋对膝关节有拉伸作用,因此在休息时不要穿铁鞋坐着。可以将小腿放在凳上休息。

7.站姿单腿屈伸(穿铁鞋)

锻炼部位:股二头肌。

动作方法:大腿不动,将负重腿的小腿向上屈起至股二头肌充分收缩,脚尽量靠近臀部,静止片刻,然后控制速度伸直还原。两腿交替进行练习,如图16-8所示。

图16-8 站姿单腿屈伸(穿铁鞋)

动作建议:完成的次数越多,效果就越好。

8.颈部肌肉抗阻练习

锻炼部位:颈部肌肉。

动作方法:两手放在前额作为阻力,尽量阻止头向前运动,之后将头尽量向后仰,然后再将头向右(左)将手放在头的一侧,施加阻力,动用颈部肌肉来对抗阻力。最后将两手置于脑后,两手用力阻止头部向后运动,如图16-9所示。

图16-9 颈部肌肉抗阻练习

动作建议:也可用毛巾来对抗颈部的肌肉,只限于前、后方向,不适用于左、右方向。

9.杠铃划船

锻炼部位:首先是背阔肌上部肌肉,其次是斜方肌、三角肌后束、股二头肌及前臂肌群。

动作方法:在提拉杠铃时要使杠铃垂直向上直至胸部为止,然后将杠铃慢慢复原,如图16-10所示。

图16-10 杠铃划船

动作建议:弓身提铃(杠铃划船)等练习应经常变换两手的握距。握杠铃杆的方式越多,越有利于肌肉的全面发展。

10.直立杠铃弯举

锻炼部位:首先发展肱二头肌,其次发展前臂肌群。

动作方法:前臂向内弯曲,将杠铃弯举到胸部下缘,然后沿原路线将杠铃放下,还原,如图16-11所示。

图16-11 直立杠铃弯举

动作建议:应注意当屈臂时上体保持不动,身体晃动或背部弯曲会减小训练的效果。在将杠铃举到最后点后向下放杠铃时,应使两臂充分伸直。每个动作都应用最大幅度来完成。

11.仰卧臂屈伸(法图式卧推)

锻炼部位:肱三头肌。

动作方法:以肘关节为轴,以肱三头肌之力使前臂下落至头后和伸直于体前,如图16-12所示。

16-12 仰卧臂屈伸(法图式卧推)

动作建议:这个练习可以用站立、坐姿、仰卧等方式完成。

12.上斜哑铃弯举

锻炼部位:臂部肌群,尤其是肱二头肌,如图16-13所示。

图16-13 上斜哑铃弯举

动作方法:双臂同时用力屈伸,将哑铃由下向上举至肩际。

动作建议:如果在弯举过程中由开始位(两个大拇指朝里)到结束位(两个大拇指朝外)转动手腕,可以使更多的肌肉收缩。

13.小腿搁凳仰卧起坐

锻炼部位:腹肌力量。

动作方法:两臂向上使身体离开地面2.5~5cm,保持这一姿势几秒钟,然后复原,如图16-14所示。

图16-14 小腿搁凳仰卧起坐

动作建议: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当抬起上体时,应将臀部紧贴在地板上。

14.斜板仰卧腿上举

锻炼部位:腹直肌下部。

动作方法:确信背部受到稳定的支撑。两腿膝部微屈,上举至与身体垂直位置,然后将两腿放下,但两腿不接触斜板。

动作建议:为了使腹直肌如图16-15所示,下部收缩得更充分,在两腿上举过程中,背部应紧靠在板上保持适度紧张。

图16-15 斜板仰卧腿上举

15.站立提踵

锻炼部位: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如图16-16所示。

图16-16 站立提踵

动作方法:两腿伸直,尽力向上提踵,然后脚跟缓慢下落至起始状态,重复动作。这个练习也可采用单手持哑铃完成。

动作建议:慢提,会保持平衡。两脚尖方向的不同角度对腿肌群的锻炼效果也不同。

16.翻举

锻炼部位:背部上、中、下肌群,以及斜方肌、颈部、大腿和臂部屈肌群。这是全面发展身体力量的练习。

动作方法:用一个动作将杠铃翻举到胸部位置,同时背部挺直,将杠铃靠近身体,注意力放在加快翻举动作速度上,如图16-17所示。

图16-17 翻举

动作建议:动作过程中腿和腰用力。

17.单手哑铃划船

锻炼部位:背阔肌、三角肌后部、大圆肌和肱二头肌。

动作方法:用力屈肘,尽可能上拉哑铃至肩部或更高,然后慢慢放下,感到有拉伸感,如图16-18所示。

图16-18 单手哑铃划船

动作建议:两手轮流完成练习。当将哑铃上提至最高点时,可稍微转动身体,使动作幅度更大,效果更好。

18.仰卧屈臂上拉

锻炼部位:胸部肌群、肱三头肌、上背部肌群,尤其是背阔肌。

动作方法:使杠铃慢慢向头后下方下落,两臂屈肘,充分拉长胸大肌,杠铃的位置要降至头部水平面以下。然后再用力把杠铃从头后下方拉至胸部上方,如图16-19所示。

图16-19 仰卧屈臂上拉

动作建议:在这个练习中,采用较大的负重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力量水平及增大肌肉体积。

19.直立推举

锻炼部位:三角肌、肱三头肌以及背阔肌。

动作方法:杠铃正直向上推起,至两臂伸直,再慢慢还原。

动作建议:当向上推举杠铃时,身体不要向后退,不要憋气,同时要记住:系举重腰带,如图16-20所示。

图16-20 直立推举

20.杠铃直立高位上拉

锻炼部位:三角肌、斜方肌。

动作方法:先将两上臂慢慢向上提起,两手贴近身体将杠铃拉至胸锁骨以上位置,即接近下颌处,然后再慢慢还原。

动作建议:在将杠铃放下时,应保持慢速,如图16-21所示。

图16-21 杠铃直立高位上拉

21.弓身飞鸟

锻炼部位:斜方肌、大圆肌、三角肌后束。

动作方法:臂用力向上,向外侧运动,使哑铃高度达到与肩平或稍高于肩的位置,然后还原,如图16-22所示。

图16-22 弓身飞鸟

动作建议:如果肘关节、腕关节稍屈,那么三角肌后束会得到更大的锻炼,在练习中将注意力集中在用力的肌肉部位。

22.垫肘单臂弯举

锻炼部位:肱二头肌及前臂肌群。

动作方法:慢慢屈臂,将哑铃向胸部方向靠近,上臂保持固定不动,如图16-23所示。

图16-23 垫肘单臂弯举

动作建议:不要屈腕,保持最大收缩状态3s,之后慢慢还原。

23.弓身单臂屈伸

锻炼部位:肱三头肌。

动作方法:上臂腋下夹紧,以肘关节为轴,用力伸前臂,使臂完全伸直,如图16-24所示。

图16-24 弓身单臂屈伸

动作建议:在动作最后部分要使肌肉充分用力。

24.腕弯举

锻炼部位:前臂肌群。

动作方法:手腕向上弯起至极限,然后缓慢下放还原。

动作建议:掌心向上握杠铃发展前臂屈肌,掌心向下握杠铃发展前臂伸肌,如图16-25所示。

图16-25 腕弯举

25.负重箭步蹲

锻炼部位: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臀大肌。

动作方法:一腿向前跨步,并慢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再用力使身体还原。然后另一腿向前,重复上述动作。

动作建议:如果在复原时,腿不完全伸直,那么股四头肌将始终处在紧张状态,如图16-26所示。

图16-26 负重箭步蹲

26.坐姿腿屈伸

锻炼部位:股四头肌。

动作方法:小腿慢慢向上使腿伸直,保持伸直状态2s,然后小腿向下复原,如图16-27所示。

图16-27 坐姿腿屈伸

动作建议:可以单腿交替进行练习。

27.俯卧小腿屈伸

锻炼部位:股二头肌。

动作方法:腿用力向上弯起至股二头肌充分收缩,静止2s,然后慢慢还原,如图16-28所示。

图16-28 俯卧小腿屈伸

动作建议:可两腿交替完成练习。

28.屈腿硬拉

锻炼部位:下背部、臀部肌群、斜方肌。

动作方法:以腰背肌的力量控制住上体缓慢前屈,直至杠铃接近地面,稍停,持铃挺身起立。当上体将要立直时,两肩后展,胸部尽量前挺,如图16-29所示。

图16-29 屈腿硬拉

动作建议:负重不要过重。

29.上斜卧推

锻炼部位:上胸部及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

动作方法:将杠铃向上推起至两臂伸直,然后慢慢屈臂将杠铃放下,如图16-30所示。

图16-30 上斜卧推

动作建议:采用宽握距时对胸部肌群的锻炼效果更好。

30.窄握卧推

锻炼部位:胸大肌,尤其是胸大肌内侧部。

动作方法:两臂弯曲,慢慢将杠铃放下至胸部,然后用力向上推起杠铃至两臂完全伸直,如图16-31所示。

图16-31 窄握卧推

动作建议:两手握距越宽,负荷就越向胸大肌外侧部转。

31.杠铃前平举

锻炼部位:上胸部和三角肌束。

动作方法:肘关节略屈,以肩部肌群的收缩力,直臂将杠铃或哑铃提举至胸前,与肩齐高,静止片刻后,再以肩部肌力控制住杠铃或哑铃,使其缓慢下落,经原路返回,如图16-32所示。

图16-32 杠铃前平举

动作建议:如果采用哑铃,则在提举动作快结束时转腕使大拇指向上,这对发展三角肌前束的效果更好。

32.坐姿颈后单臂屈伸

锻炼部位:肱三头肌。

动作方法:用力向上伸直手臂,掌心始终朝前,保持上体肩部固定。当还原时,应将哑铃尽量向下置于最低位置。哑铃运动的路线应始终一致。两臂交替完成练习,如图16-33所示。

图16-33 坐姿颈后单臂屈伸

动作建议:使哑铃在头部后方运动。

33.坐姿交替弯举

锻炼部位:上臂肱二头肌,前臂肱桡肌和旋前圆肌。

动作方法:一臂屈肘,将哑铃匀速举至肩际,之后还原,然后另一臂做同样动作,交替进行,如图16-34所示。

图16-34 坐姿交替弯举

动作建议:完成此练习时,也可以手持哑铃,掌心朝下,在将哑铃向上举时转腕,使掌心朝上,可以更好地发展肱二头肌。

34.反握弯举

锻炼部位:前臂肌群。

动作方法:上臂紧贴体侧不动,以肘关节为轴,前臂向上弯起至肩前,动作要慢,之后还原,如图16-35所示。

图16-35 反握弯举

动作建议:在前臂向上弯起时,手腕部不要过于紧张,身体要避免晃动,这些都会降低训练效果。

35.负重提踵行走

锻炼部位:小腿肌群。

动作方法:行走,每一步都尽量将脚向上抬起,直到感到小腿部肌肉疲劳为止,如图16-36所示。

图16-36 负重提踵行走

动作建议:当小腿肌肉充分活动开以后,可以轻轻跳跃。

36.上斜仰卧飞鸟

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

动作方法:两臂慢慢向侧下分开,两肘微屈,将哑铃降至身体水平面,感到胸部充分拉伸,然后用力夹胸使两臂在胸前上方合拢,如图16-37所示。

图16-37 上斜仰卧飞鸟

动作建议:在动作过程中两臂始终伸直,难度会更大,对胸部肌肉的锻炼效果会更好。哑铃放下时,深吸气;上举时呼气。

37.持铃体侧屈

锻炼部位:腹内、外斜肌,腹直肌。

动作方法:上体尽力向持哑铃一侧手侧屈,哑铃沿体侧下滑,另一只手置于头后,静止片刻,然后慢慢还原,如图16-38所示。

图16-38 持铃体侧屈

动作建议:身体左、右方向侧身,不要前后弯曲。

38.直立耸肩

锻炼部位:颈部、肩部肌肉。

动作方法:用力向上耸肩,然后肩部向后旋转,复原。

动作建议:动作过程中肘部不要弯曲。两臂始终伸直,肩上耸时吸气,下落时呼气,如图16-39所示。

图16-39 直立耸肩

39.单腿站立提踵

锻炼部位:小腿部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动作方法:持哑铃手臂的同侧腿极力向上提脚跟,然后慢慢放下脚跟,还原,如图16-40所示。

图16-40 单腿站立提踵

动作建议:踢起脚跟与放下脚跟一样慢。

40.正握腕弯举

锻炼部位:前臂伸肌。

动作方法:用力屈手腕将杠铃向上举起,并保持这一姿势2s,然后还原,如图16-41所示。

图16-41 正握腕弯举

动作建议:可以站立做,两臂伸直。

41.横仰卧屈臂上拉(哑铃)

锻炼部位:胸部肌群、背阔肌、前锯肌等。

动作方法:使哑铃慢慢向头后下方下落,至头水平面以下尽可能低的位置。然后沿原路线慢慢还原,如图16-42所示。

图16-42 横仰卧屈臂上拉(哑铃)

动作建议:哑铃到最低点之前,臂部稍下沉。

42.坐姿交替臂弯举

锻炼部位:肱二头肌和前臂肌群。

动作方法:先一侧屈肘,把哑铃举至肩际。在上举后半程中,前臂外旋,使掌心向上至最高点,在哑铃回落时做相反动作。哑铃刚回落时另一臂开始动作,如图16-43所示。

图16-43 坐姿交替臂弯举

动作建议:可两臂同时进行。

43.仰卧屈膝

锻炼部位:腹部肌群。

动作方法:用力收腹,两腿屈腿先向胸部靠近,再慢速还原,如图16-44所示。

图16-44 仰卧屈膝

44.坐姿弓身飞鸟

锻炼部位:三角肌后束和上肩部肌群。

动作方法:两臂同时向两侧方向做振臂动作,使哑铃向上到尽可能高的位置,然后还原,如图16-45所示。

图16-45 坐姿弓身飞鸟

动作建议:肘部稍屈,可更多地锻炼三角肌后束。上举过程中两臂做内旋,在哑铃到最高点时,小拇指冲上,效果更好。

45.转体仰卧起坐

锻炼部位:腹外斜肌。

动作方法:上体抬起至半程,向左(右)转体,使肘部在动作结束时触及另一侧腿的膝部,之后使身体还原,然后再向另一侧做转体动作。

动作建议:可在地板上做,如图16-46所示,一抬起身体就做转体。若想增大练习强度,可扩大转体角度。

图16-46 转体仰卧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