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乒乓球技术的新特点

六、21世纪乒乓球技术的新特点

(一)基本技术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如20世纪50—60年代攻球的基本动作是大翻拍;20世纪70—80年代是拍形前倾,高手引拍;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动作的要求是简单、实用,速度与旋转的结合日趋密切,拉与扣的界线相对缩小。目前,世界乒乓球技术的主要矛盾仍是对付弧圈球,击球点位置必须在身前,不能在身旁和身后。

打大球的速度与旋转明显低于小球,击球动作的幅度必须适当加大,强调自身的发力——爆发力,单纯速度的威胁性越来越小,自身发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提高击球的速度与旋转更加依赖自身的发力。

削球动作应更加重视用身体重心移动来加大削球的力量,仅从削球技术分析,许多人还是小球时代的削球动作,不善于运用身体重心的力量,摩擦球的力量还不够,所以削球的旋转不够强烈,这方面韩国选手朱世赫的削球动作值得借鉴。

(二)应真正理解上旋在制造回球击球弧线中的作用

为什么现在世界上大多数进攻型选手使用的都是反胶球拍?为什么中国多少年来为直拍正胶快攻打法制定了相当多的优惠政策,但至今打正胶的人仍很少见到?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弧圈球将速度与旋转、准确性与威胁性紧密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讲,弧圈球技术比快攻技术先进,来球低于台面,用反胶拉弧圈球还可发力,若用正胶则难以发力打。有些选手手持反胶球拍却不知如何发挥其作用,摩擦球太少,撞击球太多。若多摩擦球则上旋就强,就容易制造回球的击球弧线。

这里并不是反对打正胶打快攻,而是要对正胶打法及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扬其之长,克其之短,使之能够与反胶更好地抗衡。另外,当大家都用反胶拉弧圈球,而你用正胶打快攻时,大家都无法适应你的节奏,亦可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乒乓球运动的每一项技术都有一个规范的动作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注重授以规范动作的外形,而往往忽视了对触球用力方法的指导,现代乒乓球技术的教学,应是二者的结合。同是体育项目,体操就是看谁的动作规范、优美、稳定性好,故在一定意义上讲,体操就是动作外形的竞赛;而乒乓球运动则是比谁让对方失误多,自己失误少,而不是比谁的动作规范和优美。当然,若要达到让对方失误而同时自己少失误的目的,自己的技术动作必须是正确的。这里所说的动作,实质上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即动作外形与触球瞬间的发力方法。这些在本质上应是统一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又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人能将优秀运动员的打球动作外型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掌握不好触球瞬间的发力,结果只能是徒有其表,而无其实。所以,我们现在教授技术时,一定要既教动作外形,又要重视对拍触球瞬间发力的指导。

(四)传统近台快攻过分强调前臂动作,如不改变就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近台快攻在比赛中必须坚持以近台为主,但在训练时不能一味地让队员在台前只用前臂打球,没有上臂和腰、髋、腿全身力量的配合,不仅发不了大力,而且控制球的能力也不会高,尤其是在对付弧圈球时,往往显得势单力薄,稳定性差。为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和击球的效果,应特别重视身体重心在整个击球动作中的作用。在引拍动作阶段,调整好身体重心,一来有利于选择最佳的击球位置,二来可使整个身体处于最佳的准备姿势和状态。在向前挥拍击球动作阶段,应有意识地利用身体重心的移动来提高击球的力量和动作的稳定性。

在击球动作完成后,应用身体重心移动来带动手臂完成还原动作。这样不仅还原动作速度快,还显得动作稳定。

欲发挥身体重心在整个击球动作中的作用,就必须运用腰、髋、膝和前脚掌等部位肌肉力量的协调配合,对腰、腿的动作,大家都比较重视,而对髋的动作,都还未能引起应有的注意,其实,髋关节是更接近身体重心的部位,它的发力动作很重要。

(五)乒乓球技术意识越显重要

20世纪50—90年代,乒乓球技术的最大发展就是对意识上的要求显得越来越重要。

没有意识要求的单纯技术已不适应今日乒坛的形势。所以,无论是教练员教技术时,还是运动员学习技术时,都必须重视意识的培养,并且自觉地用意识来带动技术的提高。力争积极主动的意识,是所有乒乓球技术都必须加以贯彻的,20世纪50年代的乒乓球技术分为两大类:一是攻球,二是守球。攻球是指地道的进攻;守球就是实在的防守,而当今乒乓球运动用的是同一种攻球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是进攻,在另一种情况下就是防守;在其他情况下还可能防中有攻,攻中有防,所以现在对攻球的要求是:既要能上手、能连续进攻、能发力扣杀或冲杀,又要能相持、能防、能由防转攻,具有与各种不同技术的对手转为主动进攻状态的意识和能力。

在练习技术时,一定要以战术意识为指导,明确所练技术在比赛中的位置、意义及运用方法,这样练就的技术才是实用的活技术,否则就会练出不实用的死技术。

(六)乒乓球技术组合应用更多

20世纪90年代后,乒乓球运动非常重视技术的组合,在比赛中很难见到单个技术的对抗。但是,我们在学习打乒乓球时,又都是从一个一个技术学起的,这就要求在教授学习者时,千万不要把单个技术绝对化,而应注意它与其他技术的联系,如打反手球时,右脚稍靠前站比较有利于身体力量的发挥,但考虑到它与正手进攻的联系——突出正手进攻是当前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所以,教练员在教反手推挡时,应授以左脚稍前站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