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足球运动

一、古代足球运动

(一)我国古代足球运动

足球为球类运动的鼻祖,足球起源于中国。1985年7月26日时任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在北京举办的首届柯达杯16岁以下国际足联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开幕式上讲话时说:“足球起源于中国。”2004年7月17日时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中国承办的第13届亚洲杯足球赛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山东淄博是足球运动的发源地。”

相关史料记载,在公元前475—221年,我国就有了古代足球运动,其他一些球类项目,多数在19世纪末期以后才相继出现,如篮球1891年起源于美国,排球1895年起源于美国,乒乓球19世纪末期出现在英国,羽毛球19世纪中叶始于英国。由此可见,仅就起源这一点,足球也足以称得上“世界第一运动”,是球类运动的“王中之王”了。

在我国古代,足球被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指的是球,中间填满毛发一类有弹性的东西。在各个朝代,“蹴鞠”还有一些其他名称,如唐宋时期称“蹴球”“筑球”“白打”,明清时期称“蹴圆”。

《史记·苏秦列传》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可见,当时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蹋鞠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

《西京杂记》记载:“太上皇徒长安,居深宫,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今皆无此,以故不乐。”因汉高祖刘邦生于沛郡丰邑(今江苏徐州沛县),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说明蹴鞠在楚地也比较盛行。

两汉时期,蹴鞠活动在社会各阶层广泛开展。除娱乐性外,其还演变为军事训练手段,增加了竞技性和军事性,并出现了表演性和竞技性两种活动方式。

汉代画像的宴乐图中,多处有踢球表演的景象,河南登封市少室石阙上就有一幅女子踢球图,河南南阳和新店出土的汉画像中都有在乐队伴奏下,长袖翩翩,起脚踢球的图景。汉画像中的踢球图,长期以来被称为“足球舞”,其实是一种足球表演性的娱乐活动。

蹴鞠竞赛有一定的场地、规则和裁判。场地叫鞠城,球门叫鞠室或鞠域。东汉李尤写的《鞠城铭》中对蹴鞠竞赛记述为:“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立长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莫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其大意是象征天的足球是圆的,象征地的场地是方的。场地两端设有月形球门,由24人分成两队进行角逐,裁判员要公正执法,不能偏心,球员要讲道理不埋怨。铭文使人们了解了当时蹴鞠竞赛的情况,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在民间较为普及。

汉代足球是属于军事训练的项目,并得到领军将领的重视而在军中得到广泛的开展。《汉书·霍去病传》说,霍去病领军出征塞外,在“卒乏粮”的情况下还开展足球比赛,可见军队中开展蹴鞠的盛况。

到了汉末时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普通人家都要练武自卫或准备应征从军。足球活动更受人们重视。《汉书·艺文志》中把“蹴鞠二十五篇”和“射法”“速弩”“剑道”“手搏”等著作一并列入“兵技巧十三家”之内。刘向在《别录》中写道:“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谋练之。”可见,古代足球开始被封建统治阶级作为训练士兵的手段之一。

唐代是我国蹴鞠最为盛行的时期。足球的制作工艺比过去有了很大进步,如开始用几何图形组圆,用动物膀胱作球胆,以嘴充气,使之成为充气的球,可以腾空而起,因此“踢高”成为唐宋时期踢球的一项重要技术。当时出现了筑球和白打两种踢法,筑球是有球门的成队比赛,它以一方未接住球而让球落了地就算输了一筹来决胜负;白打是在一片场地中围上绿围子,3间的阔3in[1],4间的阔4in,最阔的不得超过8in。每人按规定位置站好,轮流踢球,以踢花样的难度和数量比胜负,除手外,全身都可以触球。这时期的女子足球都采用白打踢法,唐宋时期的足球在技术上有了较大发展,踢的花样多,但失去了直接对抗这一活动最重要的特征。

元代蹴鞠活动在白打踢法的动作难度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并出现男女对踢的方式,这是对封建礼教的巨大冲击。元代出土的文物《蹴鞠纹铜镜》背面铸有元代男女对踢足球的装饰。除了文物以外,元代的散曲中也有反映男女对踢足球的套曲。

明代蹴鞠活动曾受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熹宗的禁止,但封建朝廷的禁令并不能完全禁止社会上蹴鞠活动的开展,在广大下层社会仍有较广泛的蹴鞠活动。在有皇帝和贵族喜爱蹴鞠活动的朝代中,蹴鞠也是宫女的娱乐活动和士大夫消遣娱乐的手段。

清政府对汉族的传统文化加以限制,提倡满族的摔跤、滑冰、狩猎等活动,使蹴鞠活动的发展受到影响。到了清代中叶,蹴鞠活动基本绝迹,只是在个别地区存在并流传,但这种运动形式竟移植到其他体育活动之中。清代的统治者喜爱冰上运动,将蹴鞠活动改为冰上游戏,并把它作为训练王室军队的军事体育活动类别之一。

(二)世界古代足球运动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用脚玩球进行身体活动的历史,都属于足球游戏的范畴。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曾流行一种叫“哈巴斯托姆”的足球游戏,这种比赛分上、下半时,比赛双方的目的就是要把球带过对方的底线。

在法国也有与“哈巴斯托姆”比赛方式一致的足球游戏,只是场地非常大,可以有一条那么长,或把临近两个村的教堂或公共建筑物作为场地的两条底线。

中世纪的欧洲,在骑士体育中流行着一种叫“苏里”的足球游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游戏项目中,足球的发展最为突出。

公元1066年以后,“哈巴斯托姆”这种足球游戏传入英国,到了11世纪,足球运动开始盛行。但是当时既无规则又无场地,成群结队的人常常在街道上,甚至在闹市区用脚或手任意踢球、掷球。这种比赛粗暴、混乱,往往闹得鸡犬不宁,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因此遭到当时君主们的反对。1348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颁布禁令:“凡在伦敦城市居住的男子,在节假日不能踢足球,城内禁止踢足球,违者将受到监禁。”1369年6月12日,其颁布了一条禁令:“人们在节日时可以骑射,但不能踢球。”尽管如此,足球活动仍屡禁不止并继续发展,而且在1490年正式定名为足球(Football)。

1681年,查理二世接受伦敦居民和教会首领的建议,废除禁令,允许人们踢足球,于是被禁止的足球活动又“重出江湖”。到了18世纪,英国不少大学盛行足球活动。1846年剑桥大学为了适应本国各学校比赛的需要,综合制定了一个简单的比赛规则,并得到多数队的认可。当时称为“剑桥大学规则”。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足球不仅在学校里快速发展,社会上也有更多人参加足球运动。

1857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足球俱乐部——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此后,英国的其他地区也相继成立了足球俱乐部,由于比赛不断增多,迫切需要成立一个全国性的足球组织,以此来统一全国的比赛规则,组织全国性质的足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