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基本战术

十八、排球基本战术

(一)排球运动中的个人战术

1.发球个人战术的运用

主要有变换发球方法,变化发球力量、落点和飞行幅度;对方正处于进攻较弱的轮次时,应注意发球的稳定性;“找人”发球,即发给连续失误、信心不足、情绪急躁或刚上场的队员等。

2.扣球个人战术的应用

避强打弱,避重就轻。从对方身体矮、弹跳力差或拦网能力差的队员的拦网区域进行突破。扣球落点尽量找人、找点,向防守技术差的队员或对方空当扣球。

3.防守个人战术

集中注意力观察对方进攻的意图和本方拦网的情况,在接球前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有利位置,当判断出对方进行大力扣球而本方布置好拦网时,重点防守未拦到的线路或防打手出界的球;而对方扣球变吊球时,则要快速前压防守。

(二)“插上”进攻战术

如图8-13所示,后排二传手分别从1、6或5位充分利用球网全长,突破对方的防线,由后排担任二传手的队员插到前排传球,以保持前排三点进攻的战术。

图8-13 “插上”进攻战术

注意:发球时,二传手必须在发出球后方可移动“插上”,否则要被判为越位犯规。同时,不要影响其他运动员接球,“插上”队员传球后,应立即对进攻队员进行保护,防拦回球或后撤防守。

(三)进攻战术的各种打法

1.平快掩护

2、4号位平拉开进攻、3号中间短平快进攻的战术形式,如图8-14(a)所示。

图8-14 进攻战术的各种打法

(a)平快掩护;(b)交叉进攻;(c)重叠进攻;
(d)“夹塞”进攻与“串平”进攻;(e)双快—跑动进攻;(f)前后排互相掩护进攻

2.交叉进攻

两名队员用交叉跑动路线换位进攻的形式,目的在于扰乱对方盯人拦网的布置,如图8-14(b)所示。

3.重叠进攻

两名队员几乎在同一点上进行不同时间的进攻成重叠之势,使拦网人难以判断真假,如图8-14(c)所示。

4.“夹塞”进攻与“串平”进攻

短平快为掩护,另一进攻队员跑动“夹”在传球手与快攻手之间的进攻,称“夹塞”进攻。扣球队员在短平快掩护队员的背后打平拉开快球的进攻,称为“串平”进攻。如图8-14(d)所示。

5.双快—跑动进攻

两名队员进行快球进攻,第三名队员进行大范围跑动进攻,如图8-14(e)所示。

6.前后排互相掩护进攻

前后排互相掩护的进攻也称立体进攻,优点是可以形成进攻队员人数上的优势,进攻点多,扩大了进攻的纵深范围,如图8-14(f)所示。

(四)防守战术

防守战术如图8-15所示。

图8-15 防守战术

1.单人拦网防守战术

这是最基础的防守配套形式,在水平高的比赛中也时常被迫采用。一般情况下,多采用拦对方相应位置的攻手,邻近的队员则后撤保护,也可以由本队一名拦网好的队员专门拦网,不拦网的队员则后撤保护。

2.双人拦网下的防守战术

由前排2人拦网,其他队员组成防守阵形。

(1)“边跟进”防守阵形:防守队员取位呈半圆形,“边”上1号位的队员重点防守心和边的吊球。这种阵形有利于防对方的大力扣杀,其弱点是防吊球时,中心的空当太大,为此,便出现了“活跟”和“死跟”的变化。

活跟:1号位队员根据判断决定是“退守长线”还是“跟进防吊”的灵活布置,就是活跟。当前压跟进时,要求6号位队员及时补直线,4、5号位队员积极策应,前排拦网则要拦住中区。

死跟:对方进攻无论是扣球还是吊球,1或4号位防守直线的队员皆固定跟进防吊球,6号位固定防守直线,就是死跟,其在对方吊球多、对方直线进攻少时运用较多。

双卡:当对手攻击力不强、吊球多时,采取4或2号位前排队员向内后撤,1或5号位队员直线半跟,形成“双卡”防守阵形。

(2)“心跟进”防守阵形:在本方拦网好,对方运用吊球多的情况下采用,除“心跟进”队员外,其他队员扼守各自的位置。但因后场只有两人防守,后场中央和两腰容易形成空当,如对方进攻多变,突破点多时,则不宜采用这种防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