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控球
接控球技术是一名队员和全队掌握控球权的基础,也是继续组织进攻的前提。水平高的球员在接球技巧方面应具备的能力为:能接控来自不同角度和不同速度的球;能在一名或更多名对手的压力下完成接控动作;能即刻决定接球部位、控球于何处和控球后的行动;既可看到场上变化,又能注意到球。
(一)尽快移动身体至球的运行路线上
准确预见来球速度和路线对选择接控时机是非常关键的。在初期应先从预测和接控地面球开始练习。练习开始时,可以先向队员传正面球,然后两侧传球,迫使他必须移动到球的运行路线上,技术熟练之后,可向他两侧稍远的地方传球。
(二)迅速选定接控部位
应尽早选定接控球部位:若是地面球,脚肯定是必然选择;若来球正对胸部,这种选择也不难做出。如果面对下落球,在大腿、脚和胸部都可成为接控球部位的情况下,初学者就会感到有难度,可以选择大腿来接控球。如果把脚提得很高去接控球,这对下一动作的连接没有任何帮助。
(三)触球
接控球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切压式,以这种方式接控球时,一般是在接控部位与地面之间挤压球,如脚底控球。另外,也可以用胸部把球压向地面。切压式接控球的特点是触球部位要紧张并保持坚硬。另一种是缓冲式,触球部位在受到撞击的瞬间应回收,以此来缓冲来球力量。
脚、大腿和胸部是接控球时运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用脚接控球时,凭借队员的下一动作来选定不同的部位。
1.脚内侧接控球
该部位触球面积大且运用最为频繁,但因脚内侧接球时脚必须外转,队员在跑动中运用时会破坏正常的跑姿、跑速。初学者要把其看作脚唯一的接控部位,如图9-8(a)所示。
图9-8 触球
(a)脚内侧接控球;(b)脚外侧接控球;(c)脚背接控球;(d)脚底接控球
2.脚外侧接控球
脚外侧接球在连接传或射门动作时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适于接球变向,所以应鼓励队员使用该部位。接控时脚应内转,把球挤压至身体外侧,如图9-8(b)所示。
3.脚背接控球
该技术特别适于接控垂直下落球。以正脚背或鞋带部位提起至球下,当球接近时,脚和腿下撤,触球瞬间踝关节要放松,如图9-8(c)所示。
4.脚底接控球
在接控身前的高球和反弹球时常用该部位,使脚底与地面之间形成楔形。脚底控球时在触球的后上部,使球同时接触脚底和地面,如图9-8(d)所示。
5.大腿部接控球
大腿中部触球前应屈膝迎球,触球时再下撤并伸直腿,使球弹落在脚前,如图9-9所示。
图9-9 大腿部接控球
6.胸部接控球
由于胸部的控球面积大,较有弹性,对球的缓冲作用较好。当球触胸时,胸部应立即回收,以缓冲来球力量,使球落至身前,以便迅速连接下一动作,如图9-10所示。
图9-10 胸部接控球
(四)跟随动作
接控球只是达到下一目的的手段,因此在控球后应迅速连接射门、传球和运球动作。
(五)头部应稳定
在整个接控球动作的过程中,头部应保持稳定。头部稳定是决定接控效果的关键,这绝不是夸大其词。
(六)心理放松
这是合理完成接控动作的前提条件,紧张会导致思维混乱和行动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