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内容和分类

二、武术的内容和分类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伴随这个特点产生、发展的武术运动可谓根深叶茂,内容丰富而且分类方式很多,如传统分类中有以是否“主搏于人”而分为内家与外家,有按山川地域分为少林、武当、峨眉等门派,还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目前有人依习武范围与目的将武术划分为竞技武术、学校武术、民间传统武术和军事武术等,也有根据体育竞技比赛项目将武术分为长拳、南拳、太极拳和同类拳种的器械4类传统拳术及传统器械。一般运动形式可将武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功法运动

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例如,专习浑元桩可以调心、调身、调息,长时间站马步桩可以增强腿力等。

传统功法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按其形式与内容可分为内功(内养功)、外功(外壮功)、轻功(弹跳)、硬功(击打和抗击打)4种。其中前人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些功法一直延续至今,如“拍打功”“沙包功”等仍是提高武术专项技能的有效训练方法和手段。

(二)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缓、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整套练习,主要内容有拳术、器械、对练、集体演练。

(1)拳术:是指徒手练习的套路动作。拳术的种类很多,如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臂拳、象形拳等。

(2)器械:是指手持兵器进行练习的套路运动,器械又可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目前最常用的器械是刀、剑、枪、棍,它们也是武术竞赛的主要项目。

(3)对练: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攻防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

(4)集体表演:是指6人以上徒手或手持器械同时进行练习的演练形式。练习时可变换队形,可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三)搏斗运动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开展的有散打、推手等。

(1)散打:又称散手,古称手搏、白打等,由于比赛是以徒手相搏相较的运动形式进行,又称“打擂台”,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2)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捋、挤、按、探、靠等手法,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以此来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