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姓
2025年10月14日
薄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薄”姓族徽由“1.左边:青苗与流水的上下组合;2.右边:上部的天干地支与农田的结合图案和下部的手)”组合而成。中华文明始于神农氏创立的农耕社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引自《管子·牧民》。吃饭穿衣是世人生活亘古不变的需求。薄人正是:懂天时通地利谐人和,深谙天干地支农时节气,擅播种懂灌溉精传教,勤劳有为丰衣足食的可敬氏族。
薄姓演变 1.出自姜姓,以国名为氏。上古时有薄国(山东省曹县东南,又称亳),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2.出自薄姑氏(一作蒲姑),薄姑氏是商朝时的诸侯贵族,因其封地封于薄姑,遂以地名为氏,称薄姑氏,后简化为单姓薄。3.出自子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今河南省商丘北一带),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为姓,称薄姓。4.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代北地区乌桓部有复姓薄奚氏部落,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薄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北魏孝文在太和十九至二十年(西元495—496年)迁入洛阳时,薄奚氏部落随之入居中原。在北魏孝文强制推行文化上汉化改革的过程中,薄奚氏改为汉字姓薄氏,世代相传至今。
薄姓名人 ——薄姬(?—前155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母为魏王宗家之女魏媪。刘恒即皇位后,尊其母为太后娘娘。——薄珏(约1610—1640年),明末清初机械制造家。崇祯年间,流寇欲劫掳安庆,巡抚张国维调薄珏入城制造铜炮,防御流寇,又制造了千里望远镜,以观察流寇的远近,后又制作水车、水镜、地雷、地弩、火铳等兵器,当流寇进犯安庆府时,城内兵民固守,发挥了各种武器的作用,大败流寇。著有《浑天仪图说》《格物测地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