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姓

刁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刁”姓族徽以军中实用器刁斗作家族徽记象征。“刁斗”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有柄的金属器皿,又名“金柝”(tuò打更的棒子)、“鐎斗”。铜质,有柄,能容一斗。体呈盆形,下有三足细柄向上曲,柄首常作成兽头型,口部带流(出水部)。军中白天可供一人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由于鐎斗的造型特殊,使用方便,其后又被演化出了更为多元的使用功能。如人们加热羹汤、粥之类的流食,可直接把带足的鐎斗放到火盆里。若须温酒而饮,也可在鐎斗下面烧火加热,或搁置到热水中,是军民都广为使用的温食炊具。犹如今天的饭盒用途。刁人当为发明及制作刁斗的匠工一族,有非比寻常的智慧,擅于制作各种富有创造性及应用功能的实用器具。时至今日都具有实用及影响意义。

刁姓演变 1.源于职业,出自古代考工雕人之后,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据史籍《汉书》记载:“雕姓,考工雕人之后。”考工,是西周至秦汉之际对所有技工的统称,包括了六类三十个基本工种。在雕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雕人氏,后大多省文简化为单姓雕氏,亦有取同音字简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孔子门生漆雕开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论语》中记载有:“子使漆雕开仕。”著有《漆雕子》十三篇。在漆雕开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漆雕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漆氏、雕氏、刁氏。3.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近臣竖貂,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齐桓公时曾十分宠幸自行阉割进宫服侍于他的宦官竖貂等。后“三小”(易牙、竖刁、开方)趁桓公病危时作乱,最终被埋伏的兵甲杀死。竖貂其后子孙以祖父名字为氏,称貂氏,此后遂有貂氏一族。但又为了避先祖之恶名,便改取“貂”的同音“刁”“雕”作为姓氏,称刁氏、雕氏,在唐朝时期有改为丁氏者。

刁姓名人 ——漆雕开(前540—前489年),字子开,又字子若,又说作子修。东周春秋时蔡国人。孔子的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开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认为人有性善性恶。提出了“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形成了人性论。著有《漆雕子》十三篇。——刁闲(间)(生卒年不详),西汉初年的大商人。他养了很多奴仆,放手让他们到各地去做买卖,有些奴仆乘车骑马、交结地方长官,刁闲也不加以限制。这样激发了奴仆们经营的积极性。依靠奴仆的效力,刁闲积累了数千万的财富。——刁光胤(约852—935年),名刁光,一作光引,长安人,唐代画家,天复中避乱入蜀。性情高洁,交游不杂,善画湖石、花卉、帽兔、鸟雀,工花水,有“孔类升堂,黄得入室”之赞。孔嵩、黄筌皆师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