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楼”姓族徽构图由“左木与右边似跪着的女子肩负起通天的神器”构图组成。“楼”姓徽铭,出自娄,寓意天命不可违,愿臣服于天意,承认自身力量虚弱,犹如柔弱的女子永远不再争夺天下。同时也告诫后世族人,不忘自身高贵的血统,忍辱负重,繁衍培育好子孙后代,励精图治,再造辉煌。楼,“高楼也”,本来是指两层以上的楼房,早期的楼阁架木构成。楼源出于娄,楼娄同源同宗。楼人擅架房建屋,营造楼阁,以司职取姓。
楼姓起源 1.源于姒姓,出自大禹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后,就开始寻找大禹的后裔。直到周成王姬诵开始追封先贤古帝后裔时,终于发现大禹的第三十六世孙娄云衢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便把他招来,特赐“木”为“楼”,封为东楼公,封他到杞邑(今河南杞县)延续古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杞简公为杞国末代君主。杞简公有一支子孙先前被封在娄邑(今山东诸城),灭国后遂改以地名为姓氏,称娄氏,世代相传至今。2.源于姒姓,出自远古大禹帝臣子犁娄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夏禹臣有犁娄氏,见岳价经。”犁娄氏,是传说中大禹属下的一个臣子,他发明了耕地的犁,大大提高了农耕的效率,大禹因此大功赐其名为犁娄氏。据说犁娄氏是一个急性子,因此给大禹添了不少乱子(故有捅娄子一说),但也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立了不少功勋。在犁娄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娄氏。3.源于姬姓,出自邾娄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记载,春秋时期有个邾娄国(今山东邹县)。邾娄国灭亡后,有后人取国名娄为姓。
楼姓名人 ——楼郁(?—1078年),字子文,号城南,北宋时著名教育家。人称西湖先生,鄞县人,居城南。好书不倦,自六经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藏书万卷,手抄居半。楼郁志操高远,学以穷理为先,为本州人所尊重。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仁宗诏令各郡县兴办学校,延致乡里有文学行义者为之师。楼郁掌教鄞县“县庠”数年,又教授明州郡学,前后三十余年。学行笃美,信于士友,一代英俊,皆在帐下。其中著名的有清敏公丰稷,光禄大夫袁毂(毂博贯群书,擅名词藻),天台罗适等。楼郁登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进士,授庐江县主簿。自以为禄不及亲,无从政之意,以大理寺评事终于家。他喜爱读书,人称其“自六经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藏图书达万卷。他著有《唐书编题》《正议集》三十卷。——楼钥(1167—1213年),字大防,南宋鄞县(今宁波)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宋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历官太府宗正寺丞等,著有《北行日录》等传世。——楼屯(1880—1950年),原名卓力,字肖嵩、辛壶、新吾,好玄根居士、麻木居士。浙江缙云人,久居上海。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篆刻得吴昌硕指授,合秦、汉和浙派之长,自成一格,所作驭刀如笔,气韵浑古苍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