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邬”姓族徽由“1.左为乌鸟;2.中间似为公字体像形;3.右为阝”三部分组成。1.乌姓与邬姓同宗,与信奉崇拜太阳鸟有关。史传少昊为黄帝之子,其母任姒游华阳见神龙降临,感而有孕(妊娠)而降生,故被后人尊为华夏共祖五帝之一的西方上帝,主金,奉为金天氏。他善弹琴瑟,曾以乌鸟命官。所谓乌鸟即为黑色羽毛的鸟,一释为燕子,二释为乌鸦。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常识传说。唐代以后,方有乌鸦主凶兆的学说出现。今天在西藏和四川一些地区,乌鸦至今被作为一种神鸟来崇拜。从《诗经·商颂》诗文可见一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意为天帝发令命黑色的神鸟,降落人间生下契而建立了商代。古籍《山海经》有“金乌负日”的记载,古人以为太阳东升西落形成白天与黑夜的原因,是由于三足乌鸟围绕着太阳飞翔的缘故。故“乌”又为太阳的代称。今天用以作为“中国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源于金沙文化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以旋转的火球代表太阳神,四只飞鸟象征太阳神的四位使者,寓意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少昊为东夷部落首领时,都城在穷桑,即今天的曲阜。今曲阜有少昊陵,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乌姓发祥于山东,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邬姓因乌人的迁徙演变而成。2.中间似“公”字体的象形为马蹄行走在冰面上的形象,表意仿佛有马蹄敲击冰面的声音。3.“阝”表示为城邑。史载:邬邑春秋时曾为郑地,后入周。在今河南偃师西南。公元前712年周桓王取邬之田于郑。邬姓族徽2、3、组字部分表明,有部分乌人司职驿站马匹管理,历史上有“邬落马”(源于古代突厥语ulaq)的称谓,专指驿马。随着官府驿站组织架构的繁复和马匹司职专业性的需要,加之马匹数量和质量关系到国力的强弱和盛衰,久而久之随着多以乌人司职驿马之地的人口增多,形成了城邑,时人指谓邬邑。邬姓当以从事驿马繁殖、运输、管理、指挥等司职取姓。
邬姓演变 邬姓,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源自妘姓或出自姬姓或祁姓,认妘求言、邬臧、司马弥牟为得姓始祖。1.源自妘姓。祝融氏的孙子妘求言的封地在邬邑(今河南省的鄢陵县),有一部分后世子孙遂改姓邬,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邬氏族人皆尊奉妘求言为得姓始祖,且不与祁姓邬氏合谱。2.源自姬姓。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司马弥牟被封为邬郡(山西介休县)太守,有一部分后世子孙遂改姓邬。著名的宋朝史学家郑谯在所撰著的《通志·氏族略》中,将姓氏按周朝各诸侯国以邑为氏的统计中,便将邬氏列入晋国邑,属于以邑为氏。3.源自祁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邬臧的封地邬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邬臧,是当年晋国重臣祁盈的家臣之一,原名叫祁臧。晋顷公赏赐祁臧的后代食邑于,其后裔子孙世称其祖先祁臧为邬臧。
邬姓名人 ——邬彤(生卒年不详),唐朝著名书法家的张旭的得意门生,是唐朝书法家并且以“狂草”而闻名的怀素的姨表哥,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生前专攻于书法,特别是擅长楷书。依据赵明诚《金石录》说他有书法作品《金刚经》《尊胜经》以及《唐西河太守刘寂德政颂》传世。——邬景和(生卒年不详),明朝嘉靖九年武状元,祖籍昆山,即为现在的江苏苏州。相传他长相平平,但却颇有才华,因而太后对其极为看重,被招为官驸马都尉。他是叠翠诗体的创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