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闻”娃族徽由“左为侧蹲的人形和右边的巨耳”组成。《说文解字》释:“听也”。即听到外面的声音。构图像一个人跪坐着,以手掩面倾耳,以听外警之形。亦含声名远播义。闻人以硕大的圣人之耳作族群徽记,表明设计制作者希望族人当以圣人之言为立身根本,懂得听正言,分辨人群背后的议论的真伪与善恶。同时告诫后人须知隔墙有耳,时刻注意言论的正当性,学会保护自己。闻人应为司职耳聪的官吏,专门收集其时的各界议论意见,反馈与主政者。
闻姓演变 1.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郑国闻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闻邑,春秋时期郑国之地,故址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荥阳市虎牢关一带地区,亦称汜水关、汜水镇。东周郑襄公姬子坚十八年(前587年)被晋国所占,失国的原闻邑之郑国人,在成为晋国汜邑之民后,有以故邑“闻邑之人”名号为姓氏者,称闻人氏,到了春秋后期有省文简化为单姓闻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太史左丘明,属于以世称名号为氏。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夫,执掌太史,即左丘明,他撰著的《春秋左氏传》流传千古,至今也是人们考证春秋历史的重要史料,因称“古之闻人”“鲁之君子”。在古代,“闻人”就是专指众所崇敬的名人。“左”是“左史”之官职简称,左史重记事。左丘明的家族世代为史官,并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他根据鲁国以及其他各诸侯国的大量史料,以《春秋》为历史背景,编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并参与编著了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中国历史学家的开山鼻祖。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在左丘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闻人”之名号为姓氏者,称闻人氏,后再有省文简改为单姓闻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闻姓名人 ——闻元奎(生卒年不详),明朝人,以孝友出名。与人交,敬而有辩。由贡生授江阴训导,迁上海教谕。教导严谨,以身作则,造就人才甚多。——闻一多(1809—1946年),原名闻家骅,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爱国人士。曾留学美国,学美术、文学。早年参加新月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著有《红烛》《死水》等诗。后来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时年47岁。全部著作由朱自清等编成《闻一多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