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姓

封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封”姓族徽由“左边的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含种植义);右边的手(后来写作‘寸’,含聚土培植义)”两部分组成。《说文解字》释:“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解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注:“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可见,封乃为“分封也”,封邑以树林为界,指天子把爵位和土地赐予臣子,后来演变为法度之义,是为封建制之肇始。分析封姓族徽构图元素表明:封人为炎帝神农后裔嫡嗣,素有封号封邑承续,擅长农耕育苗植树成林,以封人(分管区割疆界)司职为姓。上古历代以封氏传统植树成林而为疆界区域分割标志。封姓族徽设计制作者以饱满的殷殷深情,将封姓徽记设计为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挺拔苍翠的大树高耸屹立。辅以培植,帮扶之手,蕴含世代繁衍生息,安享荣华,葆享封土晋侯,永世尊贵。

封姓演变 1.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的后裔钜之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苑》上记载,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夏朝时期,钜的后代食采于封父(今河南封丘封父亭),为诸侯国,后人曾经称其为封钜、封父,属于以地名冠称为人名。商末周初,封父国被周文王所灭,其国人分为两姓,一为封父氏,一为封氏,后封父氏亦省文简化为单姓封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封氏望族居于渤海郡(今河北沧县),是为沧州封氏(渤海封氏)。2.源于姜姓,出自黄帝之臣封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封子,是远古东夷民族的英雄,姜姓。居于宁地(今河南修武),因此又称宁封子。封子是制陶的发明者。3.源于官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封人。封人,为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负责管理国境,以及积土作堤垣等,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到了春秋时期,则专职掌管封地之疆界。在封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封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封氏。

封姓名人 ——封衡(116—220年),字君达,号青牛道士,陇西貆道(今甘肃省武山县)人。东汉末年道士,著名医学家。据《后汉书》记载,他入山修道150余年,还乡时,像二十多岁的人。著有《养气术》《隐形法》《灵宝卫生经》。——封常清(?—756年),蒲州猗氏(今山西猗氏县)人,唐朝名将,战功赫赫。自幼家中清贫,但受祖父影响喜爱读书。曾两次入朝为官。安史之乱时,因出师不利被处斩。——封至模(1893—1974年),字挺楷。国立北平美术专科学校毕业。秦腔剧作家、教育家。祖籍陕西咸宁柏坊村,生于咸宁景龙池(今西安市碑林区)。著名戏剧活动家、教育家、导演、戏曲作家。代表作品有《山河破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