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姓

耿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耿”姓族徽含如下信息:1.左边为象形字耳,能听到寻常者听不见的智慧之声以及民间的呐喊(亦可解为圣的简笔);2.右边为火字(见火姓释义)。“耿”当为燧人氏炎帝部族后裔,与火姓族徽源流归一。族徽构图表明耿人是创世圣者嫡传,一心继承先辈传统,心向光明,刚直而明辨是非,心怀天下,体恤苍生,身上流淌着尊贵的宗裔血液。《诗经·邶风·柏舟》曰:“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屈原借《楚辞·九辩》咏之“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耿姓演变 1.商代君王祖乙,都城设在相地(今河南省内黄县),后从相地迁到耿地(今山西河津市东南二十里的山王村)。而后,次年,由于黄河河患,由耿迁至邢以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了耿地,而将他的弟弟祖丙封于耿地(今山西河津),建立耿国并立祖丙为国君。后人便以耿为姓。祖丙被尊奉为耿氏始祖,每年腊月初五是祖丙诞辰,摆设柿饼。2.源出子姓。商时祖乙迁邢,亦称耿,为殷商旧族所居,故地在今河南温县东,后迁河北邢台,盘庚又自耿迁亳,故地在今河偃师西,留居耿者祖丙(祖乙之弟)被封为耿国之君。后人以耿为姓。祖丙被尊奉为耿氏始祖,每年腊月初五是祖丙诞辰,摆设柿饼。3.源出姬姓。当为西周初所封侯爵耿国,故地在今山西河津东南。到春秋鲁闵公二年,晋献公灭耿,以封赵夙。耿国子孙奔楚为大夫,以国为氏。姬姓耿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

耿姓名人 ——耿寿昌(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期天文学家、理财家。汉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在西北设置“常平仓”,以平抑谷价。后封关内侯。精通数学,删补《九章算术》。又铸浑天仪观天象,有《月行帛图》等。——耿纯(?—37年),字伯山,钜鹿郡宋子县(今河北新河县)人。耿纯在建立东汉王朝的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是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东汉永平年,汉明帝追感前世功臣,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史称云台二十八将,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位列第十三,是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