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穆”姓徽铭像一株向左弯曲、饱满成熟的植物,有向日葵的风采。有严肃、壮美、淳和的意蕴,常见于古代书籍中,如“于穆清庙”出自《诗·周颂·大雅》,“穆如清风”出自《诗·周颂·烝民》。“穆”姓族徽寓意族人享受植物成熟后丰盈、喜庆、自得其乐的状态,表明氏族追求端庄和美,淳和深远,祥和光明,和睦清明的生活理念。
穆姓演变 1.源出子姓。西周初,周成王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宋,故地在今河南商丘,是为宋公,以奉商祀。历14代为宋宣公,死后传位于其弟和,是为宋穆公,在位九年,遗诏传位给宣公之子夷,命自己的儿子离开宋国去郑国,死后谥穆,其支孙以谥为氏。子姓穆氏历史大约有2700年。2.系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封其弟周公旦于鲁,始封于河南鲁山,史称西鲁,后改封山东曲阜,史称东鲁。周公任职于京城,使其子伯禽代往鲁地,史称鲁侯或鲁公。历31代为鲁穆公姬显,已进入战国时代,其后以谥为氏。这支姬姓穆氏的历史大约有2400年。
穆姓名人 ——穆宁(716—794年),怀州河内人,唐代名臣。肃宗时,穆宁严撰家令,训谕诸子,使四子都德性高尚,居官均有美声。穆宁和同时代的韩休都以家教严格出名,因此产生了形容有家教的成语“韩穆二门”。——穆修(979—1032年),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卒。著有《穆参军集》。——穆青(1921—2003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曾任新华社社长。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他勤学苦练,不懈进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写了多篇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闻佳作,为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付出了辛勤劳动。穆青于2003年10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