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童”姓族徽由“商羊鸟、权杖、双雏鸟”组合而成。商羊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一只脚的神鸟,每当大雨到来之前便会出现并翩翩起舞。古时随着现实生活中商羊鸟的消失,每当大旱时,人们就自扮商羊,戴上面具,拿起响板,单足高跳,模仿商羊鸟摇头晃脑,脚挂铃铛,蹦蹦跳跳,满怀虔诚地祭天祈雨。后来这种舞蹈的动作出现在一种叫作“碰拐”(也叫斗鸡)的儿童游戏中,游戏为两儿童各将一腿抱起,用膝盖相互撞击。时至今日的古典舞中仍将一足立一足抬起的动作称作“商羊腿”。童姓族徽以商羊鸟寓示自己为神农炎帝嫡裔,将商羊单腿的特征以权杖表现,构图将根深深地埋扎在广袤的大地之上,似乎在倾诉童人对土地难以割舍的情愫和依恋。树大根深的形象造型和围绕其上的两只雏鸟,不由得让人遐想无穷,仿佛听到小鸟欢快和清脆的鸣叫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正是童族徽记愿意表达的心声,应了后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理念。“童”人以祭天求雨的司职为姓。
童姓演变 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孙颛顼之子老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黄帝之孙颛顼生有儿子叫老童,亦叫卷章。《大戴礼记·帝系篇》载:“颛顼产老童。”传说,老童天生有一副好嗓子,说话或唱歌时,嗓音就像钟磬一样宏亮清越,很有音乐的韵味,大概他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升C调歌王。老童的后代大多是赫赫有名者,例如重黎、吴回、陆终、祝融、彭祖等等。在老童的后世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童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2.源于风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胥童,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胥童,是风姓赫胥氏的后代。在晋厉公姬寿曼执政时期,胥童为晋厉公的心腹大臣,由其亲手导演了“晋灭三郤”的历史。胥童的曾祖父名叫胥臣,字季子,是晋文公姬重耳属下重臣。史记·左传》载,胥臣当时在晋国官拜大司空之职,职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3.源于职业,出自古代罪犯童使,属于以身份称谓或因故改姓为氏。童使,在先秦时期至宋朝时期男性奴仆的称谓,童使并不是指童年的幼仆,也不包括因战争而俘虏者,战争俘虏为奴仆者,实际上不可称“使”,只能称“役”。童使是由于官吏犯罪后被判罚为官宦人家的奴仆者,包括不致死刑的罪犯、重罪官员的眷属族人等。在童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身份称谓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童氏。古时亦指男子因罪沦为奴者。
童姓名人 ——童钰(1721—1782年),清代画家。字璞岩,一字树等。善山水,以草隶法写兰、竹、木石皆有神韵。画梅苍老古朴,墨气雄厚。工诗,亦以咏梅为胜,世称“二绝”。有“绝笔梅花绝笔诗”之誉。传世画作有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作《墨梅图》轴,现藏广东省博物馆;四十四年(1779年)作《墨梅屏》六条著录于《知鱼堂书画录》;四十六年(1781)作《月下墨梅图》轴藏扬州市博物馆;另有《墨梅图》大幅藏西泠。——童叶庚(1828—1899年),字松君,晚号睫巢,斋室名百镜斋。上海崇明人。科举出身,历任浙江数地县丞,咸丰间以军功擢升德清知县。晚年受诬陷,落职后,光绪间归隐吴门,遂以金石书画自操,颇延时誉。博学嗜古,手抄群籍,多海内孤本。童叶庚最值得人称道的是,他还曾发明过“益智图”——一个被清末在北京大学工作的美国传教士称之为“最富独创性的”拼板玩具。——童第周(1902—1979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