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祁”姓族徽由“示与邑”组成。1.示的构图上部表现为一圆圆的太阳状,表明祁人当为炎帝嗣裔,为主持大型祭祀活动的执行者。“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作为当年的祭祀执行官该何等风光和高贵。2.邑(阝)为其时主管祭祀司职之族集中居住的区域,后形成居邑。中华文化有将邑名以居者的职业命名的传统。山西有祁县,安徽有祁门县,甘肃礼县有山名祁山。祁之本义同祈,为向上天或神明求福之意。可见祁人为上古时期司职国之大事——祭祀的高贵一族。
祁姓演变 1.出自春秋时晋国公族。据《元和姓纂》和《辞源》所载,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食邑于祁(故城在今山西省祁县东南十五里处古县镇),遂以邑为氏。2.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分封的原始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据史籍《广韵》记载,黄帝共生有二十五子,他给其中的十四个儿子分封了十二个姓氏,其中就有祁氏,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这十二个姓氏是:姬、姑、酉、祁、己、滕、箴、荀、任、僖、嬽、依,为百姓之祖。3.源于伊祁氏,出自远古尧帝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帝尧伊祁氏,亦称伊耆氏。上古时期“祁”与“耆”二字通义,因此在帝尧的后裔子孙中,很早即有祁氏、耆氏,后皆统一为祁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祁姓名人 ——祁崔藻(?—1866年),清代平定州寿阳(今山西省寿阳)人,清代大臣。嘉庆进士。曾任兵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同治初任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位同宰相)。其提倡朴学,喜好词辞,擅长书法。有《马首农言》《勤学斋笔记》等。其弟祁宿藻为道光年间进士,曾任湖南布政使和江宁布政使。其子祁世长亦进士及第,官至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著有《翰林书法要诀》《祁文瑞公年谱》。——祁兆熙(?—1891年),上海人,清代官吏。官至知府。在广东十七年,历办督署洋务等事,熟悉外国事务。同治年间护送中国首批留学士赴美。——祁开智(1906—1969年),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民国时先后在安徽、南京、陕西等地的高校任教,他痛恨日寇和专制政府,与进步学生一起同当局进行了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主任、副教务长等职,为我国的导弹、卫星运载工具的理论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