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姓

郜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郜”姓族徽由“牛和邑”组成。上古时将存有已故君王旧宗的城邑才能被叫作“都”,不设宗庙的只能叫作邑。故郜地当为设有非君王宗庙的城邑。古人在年终岁尾,都要举行比较隆重的祭祀先祖和神灵的活动,而牛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具有灵性的动物,可以通神,因此,重大的祭祀仪式上一般都要选用牛,这样才显得庄重肃穆。古代祭祀所用的牛,在颜色、体态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不是随便拉来一头牛就可以做献祭用的。《周礼·地官·牧人》记载:“凡祭祀,共其牺牲。”《说文解字》释:“牺,宗庙之牲也。”《玉篇》补充说:“牺,纯色牛。”也就是说,祭祀所用的牛,毛色要纯一。体型壮硕,耕牛是不可用以祭祀活动的。郜姓徽记设计匠心独运,右边的(阝),既作邑解,又可作牛耳解,在盛大的祭祀大典中,有主持活动的大祭司,如东周时期有诸侯霸主担任执牛耳之职,歃血为盟由此而来。古字郜通告,甲骨文刊刻时在龟甲右边以一告、二告、三告记录祈愿。而“阝”又似凤鸟,仿佛依偎着牛而来,隐含氏族为炎帝嫡裔子孙。郜姓徽记表明郜地为牛羊成群,有凤来仪,人杰地灵的宝地。郜人为司职骄傲,更为氏族居住地自豪。

郜姓演变 郜(gào)姓源流纯正,出自姬姓,以国名为姓。据《世本》和《通志·氏族略》载,周文王的第十一个儿子受封于郜(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称郜侯,建立郜国。春秋时郜国被宋国所灭,郜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原来的国名为姓,称郜氏。

郜姓名人 ——郜知章(生卒年不详),江西乐平人。元朝诗人、学者。元朝诗坛上有谓“王郜”之说。“王郜”就是指王祠能和郜知章这二人。事实上,郜知章不仅是一位诗人,同时他还是一位精研儒学的学者。郜知章世家以儒传家,在今江西省乐平一儒学的学者,在今江西的乐平一带仍然很有名声。——郜琏(生卒年不详),字方壶,自号绿天主人,清代江苏如皋人。仕为台州参军。好鼓琴,悦耳动听。又好游山水;他游遍了全国,曾三次登上泰山。郜琏著有许多游记,其中以《芭蕉》一书最为著名,传至日本,成了国宝。——郜坦(生卒年不详),字克宽,江苏淮安人。清朝学者。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恩贡。通经学,终生从教。研究《春秋》,遵从左氏,又博采杜预以至宋、元各家学说,著有《春秋集古传注》《论语参古今注》《毛诗或问》等。其中《春秋集古传注》26卷,被编入《四库全书》经部。后因其曾孙藁云鹄贵,追诰封资政大夫,晋封荣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