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姓

燕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燕”姓徽铭就是一只轻盈的飞燕形象。“燕”,又称之为玄鸟,嘴像镊形,飞行时翅膀展开在两边,尾巴分叉。燕子是一种候鸟,春季由南迁飞北方,喜在人们居室的屋檐廊房下衔泥做窝,繁殖后代。燕子是殷商民族十分喜爱的鸟,《诗经·商颂·玄鸟》咏之为证:“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殷宅土茫茫”。燕人以燕子为氏族崇拜的原始徽记,并用以命名氏族和制作族徽。由此是否得以窥见,燕人与殷商之间原本就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抑或中原或南方本来就是共工氏族人的原乡?据《尚书·尧典》载: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huān dōu)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jí杀死)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诚服)”。幽州地区按年代区分分别位于:1.上古时代:据《周礼·职方》载:“东北曰幽州”。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2.春秋: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3.战国:燕与其他六国并为七雄,为幽州。史载,尧舜时由于共工氏“恣意妄为”“居功自满”“怒触不周山”“犯上作乱”等罄竹难书的斑斑“劣迹”,终使帝舜天庭震怒,遂将其族群整体逐出中原,流放至北方——幽州地区,燕山、燕水、燕地、燕氏由此而来……

燕姓演变 1.出自姬姓,为黄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黄帝有后名弃,为周朝始祖。周武王灭商后,封召公奭(shì)于燕,建立燕国,建都于蓟(今北京市),历史上为与延津一带的燕国相区别,称作北燕。召公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的国政,自己留在国都镐京辅政。召公大儿子的后代世袭燕君共四十三代,后燕国被秦所灭,燕国公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燕姓。2.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黄帝的后代中有名叫伯倏(shū意:极快,忽然)的商朝贵族,商朝时被封于燕(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建立燕国,历史上为与蓟地燕国相区别,称作南燕。后来南燕灭国,伯倏的后代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燕姓。3.源于祁姓,出自汉朝时期刘汉燕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刘汉燕国的历代燕王吕通、刘泽、刘定国、刘旦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封国名号为姓氏者,称燕氏,世代相传至今。

燕姓名人 ——燕伋(前541—前476年),字思,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渔阳(今宝鸡市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燕伋22岁师从孔子,壮年返乡办起私塾,执教18年。其间,他想念恩师时总要登高望鲁,并用衣襟掬一些黄土堆在脚下,日久便堆成了十余米高的土台,人称“燕伋望鲁台”。现陕西宝鸡千阳县有燕伋望鲁台,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被世人称为“中华尊师第一人”。——燕肃(961—1040年),举进士,性精巧,造指南、记里工鼓,计算方向和里程,十分精密。又创造莲花漏法以计时,非常准确。著有《海潮论》,绘制《海潮图》以说明潮汐原理。工诗善画,以诗入画,意境高超,为文人画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