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蓝”指用靛青染成的颜色,演绎出:1.晴天天空的颜色“蓝盈盈的蔚蓝色”;2.蓝本:古籍底本;3.荀子名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姓族徽展现了这样一幅画面:1.上部是“艸”为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制颜料);2.中间表示要将蓼蓝,制成蓝色颜料再将丝麻染成靛青加工成绞圈状的纺织材料,必须要有经验的人来监制和管理。3.下部为器皿状的容器(历来均释为皿),但参照实物图案似有歧义,尚可以释为“巫”字,“巫”是指知天晓地,聪明绝顶的人,掌握了这种提取靛蓝及染色的方法并造福于世人。从这个层面上讲蓝姓族徽似乎又在告诫族人要为以先祖为傲,继承先人智慧成果,克绍箕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蓝姓演变 1.出自炎帝榆罔赐姓:《蓝氏族谱》载:昌奇公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旋即赐姓为“蓝”,赐名曰“昌奇”。2.出自芈姓,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亹(wěi),因任蓝县尹,又称蓝尹亹。蓝尹亹的后代子孙以“蓝”为姓,称为蓝姓。3.出自嬴姓,为伯益之后。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受命为蓝(即蓝田,今陕西蓝田县)君,他的后代遂以地名为姓,称蓝氏。蓝田自古出美玉,故有“蓝田种玉”的典故,蕴含“芝兰宝庭”“将门虎子”的美意。蓝姓现多作兰姓,其实蓝姓与兰姓本不为一宗,有本质区别。兰姓出自姬姓,是春秋时郑国公族的后代。
蓝姓名人 ——蓝玉(?—1393年),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妻弟。隶属常遇春麾下,每战皆先登陷阵,屡立战功,封为凉国公。后恃功专恣,为太祖所恶,以谋反罪诛死,坐累列侯功臣、文武大吏以至偏裨将士两万余人。——蓝瑛(1585—1664年,一说1585—约1666年),明末画家。擅山水兼工人物、花鸟、兰竹,骨力苍劲,意态万芳。世人称之为“浙派殿军”。——蓝廷珍(1663—1729年),漳浦(今福建)人,清代将领。康熙年间率军入台,后奉命留台任署理提督一职,期间对台湾的治理和开发施行了远见卓识的举措和建议,对台湾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