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陽”姓族徽由“阜、日、标杆”组成。《说文解字》释:“阳,明也”。意指高出而向阳的部分光线充足,十分明亮。“阳”的整个字形是太阳照射在有台阶的山坡上,可以用标杆来衡量。“阳”的本义是阳光照射,引申特指河的北岸和山的南面。阳人居于山南,炎帝族裔,生性喜爱金阳普照大地、山川、河岳。擅于观察日升、日落,掌握太阳运行规律,服务于社会生活各领域。
阳姓演变 1.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国名为氏。据《姓考》载,周代有附庸方国、阳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南),其地与齐国接壤。东周惠王时,阳国被齐国灭掉,齐人迁入其都,原阳国君主的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阳姓。2.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封邑名为氏。据《广韵》载,东周时,周景王姬贵封其少子樊于阳邑(今河南省济源市),世称阳樊。后为避周乱奔燕,遂以原封邑命姓,成为阳姓一支。
阳姓名人 ——阳含熙(1918—2010年),江西南昌人,著名林学家,森林生态学家。在生态学领域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特别是对杉木生态学的系统研究,为中国森林生态学应用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倡导并发展了中国植物数量生态学,使植物生态学由定性描述阶段发展到定量分类阶段。他在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参加国际研究项目和有关生态科学的国际交流,做出了显著贡献。——阳满地(1963—),广西桂林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副主席,桂林美术院院长,桂林美术学校校长,中国书画名人研究院副院长,桂林市中国画研究会会长,中外美术研究会会长,桂林市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新画网加盟画家。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21次,获铜奖、优秀奖8次。部分作品被收藏在: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如北国父纪念馆、桂林博物馆、韩国世界碑林园、中国民建中央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