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奚”姓族徽由“爫、蓬草、糸、围在左右的植物状”组成。构图试图展示这样一个讯息,奚人是从事葛麻植物种植以及擅长以此收获制作麻绳,用以缚绑人身或物品之族。据考苎麻,属荨麻科植物。也叫野麻、野苎麻、家麻、白麻等。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我们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这是由于苎麻较适应温带地域。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也直。”“奚”姓族徽表明奚人心灵手巧,品德高洁,以植麻、割麻和制麻绳以司职。麻绳可以缚绑人身,但不等于奚人就是被缚的奴隶,传统释义与历史真实出入较大,可谓大相径庭。
奚姓演变 1.源于任姓,出自夏朝管辖的奚地,为黄帝之子禺阳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在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个叫奚仲的人发明了车子,帮运土石木料,有力地协助了大禹治理水患,故有“大禹治水,奚仲造车”之说。该支奚氏的始祖是禺阳,而禺阳为黄帝的二十五子之一,受封于妊地(今山东济宁),故为妊姓,后改作任氏。其裔孙奚仲发明了车,因此被夏王大禹封为车正(车服大夫),负责管理和制作车舆。世人尊奉为车神。后世有“祭拜奚仲,平安出行”之说千古至今。奚仲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奚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奚氏族人大多尊奉奚仲为得姓始祖。2.源于国名,出自夏王朝时期稷之后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史书记载:“奚,夏禹功臣稷之后,曾封以奚国以为姓”。3.源于职业,出自西周时期役仆奚人,属于以称谓为氏。奚人,就是两周时期直至战国末期的一种官役,男役称傒人,女役称俾人,就是宫廷、官府中的专职役人。要注意的是,奚人是一种职业,而非奴仆。傒人除了在内宫执役之外,还可以与君王一起饮酒作乐,经常陪同君王一起饮酒娱乐的傒人在典籍《周礼·天官·中被称作“酒人奚”,以后就称这种职业化的傒人或俾人为“奚人氏”。官民有别,民间的豪绅门阀中私役杂仆则多为奴隶,不得称奚人,只能称卑人。卑人与奚人的分别为:卑人中的男仆称僮人,女仆称婢人,时称奴僮、奴婢。在奚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傒人氏、俾人氏,后统改为奚人氏,最后皆省文简改为单姓奚氏,还分衍有一支酒氏,皆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奚姓名人 ——奚涓(生卒年不详),西汉开国功臣,“十八侯”之一。早年为刘邦的舍人,随刘邦起兵,还定三秦拜为郎中。刘邦称汉王时,封为将军,颇立军功。奚涓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以战功比樊哙,封为“鲁侯”,食邑四千八百户。——奚大壮(1774—1827年),清代潼川府蓬溪县(今属重庆潼南区)人,清嘉庆时期的举人和进士。担任过湖北应城县知县和兴国州知州。奚大壮是蜀中诗人,著有《雨谷诗集》《雨谷文集》《修常乐寺藏经楼记》《应城县志》《纪行草》和《办铜管见》等。其诗作入选清朝《国朝全蜀诗钞》。——奚啸伯(1910—1977年),字承桓。京剧老生,后四大须生之一。祖姓喜塔腊氏,满族正白旗人,祖籍北京大兴县。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渊阁大学士,后入阁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长,善于绘画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