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姓

饶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饶”姓族徽由“1.食;2.垚;3.”三部分组成。1.食:为(飨xiǎng)食之意,用提供祭祀天地、人神祭用的食品。2.垚(yáo)通尧,意为高高的土堆,小而高的山,含受人敬仰之意。上古五帝之一唐尧,名放勋,帝喾之子,受封于唐,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3.丌:画案表现为祭祀的祭坛。中国上古历史上的尧帝为圣君,带给了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尧舜禅让是古代关于原始社会末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古代传说,指古代帝王让位给不同姓的人。尧舜“禅让”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禅让的方式是和平、民主地推选,不是个人权利的转移。体现了“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思想。有利于部落联盟的团结,协调社会生产。由此尧帝深受国民爱戴。饶姓族徽的构图元素表明,饶姓饶人是专司祭祀先祖尧帝的氏族。从成语“杜林驳尧”,引自《后汉书·杜林传》的典故中看出,直到东汉光武年间,国家都按祖制祭祀尧帝。光武帝朝堂大议郊祀制,后汉侍御史杜林,当场力排祀尧的众议,坚持要祀后稷,最后光武帝定从杜林的建议,改为郊祀后稷。

饶姓演变 1.饶氏家族的最初发祥地是古代的饶阳。饶阳源于尧姓后裔祭祀帝尧司职而逐渐形成的城邑。后世以司职及居住地取姓。饶氏发祥于河北饶阳。2.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载,饶姓出自姜姓,战国时期有齐大夫食采于饶邑,据说是周朝开国宰相姜子牙的子孙。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青州一带,其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饶氏,望族出自平阳、临川。3.据《百家姓考略》载,饶氏出自妫姓,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讷而得妫姓。舜帝系主支姓氏历经多次变迁,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为正朔。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困,后代以国为氏,亦称饶氏。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西南。饶氏后人奉商均为饶姓的得姓始祖。4.尧帝受封于唐,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武王立周后封帝尧后人二十三世“京”(字子京),居蓟(今北京附近)。其子“理”迁移至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称平阳尧氏。至秦灭六围,尧姓家族为逃战祸,从此子孙散迁天下。五十四世尧萱从平阳徙居江西鄱阳(古饶州,今属江西),后迁临川(今抚州)。到五十六世孙尧濙时,为汉宣帝刘询即位,诏告全国,要求天下避讳百圣至圣的帝尧,凡尧姓改姓为“饶”。

饶姓名人 ——饶鲁(1193—1264年),南宋著名理学家。就是著名的“双峰先生”,饶州馀干(今江西万年)人,品端学粹,潜心圣学,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者接踵相接,曾建“朋来馆”以居学者,春风化雨,遍及天下。——饶宗颐(1917—2018年),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中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艺术系伟伦讲座教授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