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来”姓族徽构图像极了欲振翅高飞的大鹏鸟,鸟首又似权杖把手,鸟身幻化为根深叶茂的大树。寓意来人从历史深处走来,为虞舜朝“契”的嫡孙后裔,胸怀鲲大志,立足华夏大地,誓为祖先名誉和后代昌盛时刻准备展翅奋飞。
来姓演变 1.源于子姓,商王族支孙食采于郲(河南荥阳),其后遂以封地名称“郲”为氏,再简化称来氏。2.源自商朝莱国(胶东半岛)莱侯之后裔,属于以国名因故改姓为氏。3.源于虞姓,古代舜帝的后代遏父,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4.源于姒姓,出自古代夏王朝缔造者大禹之裔孙伎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来姓名人 ——来俊臣(651—697年),雍州万年人。武则天执政时的著名酷吏。因告密获得武则天信任,大兴刑狱,与其党羽朱南山等撰写《罗织经》,制造各种残酷刑具,采取逼供等手段,任意捏造罪状置人死地,大臣、宗室被其枉杀灭族者达数千家。其贪赃枉法,横行无忌,私结朋党,最后甚至企图陷害武氏诸王、太平公主、张易之等武则天最亲信的人物。又企图诬告皇嗣李旦和庐陵王李显谋反,被卫遂忠告发,武氏诸王与太平公主等乘机揭露来俊臣种种罪恶,终被武则天下令处死。来俊臣被处死后,其酷吏党徒皆被流放岭南,延续14年之久的恐怖“酷吏政治”才告结束。——来知德(1525—1604年),明代理学家、易学家,著名诗人。字矣鲜,别号瞿塘,明夔州府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人。著有《周易集注》《来瞿唐先生日录》,分别收入《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起,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周易》。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完成《易经集注》一书。万历三十年,被特授翰林院侍读。死后建来子嗣,皇帝御赐“崛起真儒”匾额,以褒其贤。后世尊其为“一代大儒”“崛起真儒”,建来公祠以祀。其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别开生面,卓然成家,《易》学成就更是独树一帜,时称“绝学”“孔子以来未曾有”,对后世影响至深,研究者遍及海内外。——来楚生(1903—1975年),原名稷,号然犀。浙江萧山人,诞生于武昌。是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其画清新朴茂、笔墨简练、格调俊逸,在现代花鸟画坛上独树一帜。书法拙中寓巧,草书和隶篆最为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