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樊”姓族徽由“双手、林木、爻状”组成,展现了善用巧手编就竹网篱笆的形象。族徽表现了古时樊人拥有一双巧夺天工的妙手,心智意慧擅长应用自然界的竹子,制作出适合农家生活的各种竹编实用器。竹园、篱笆、桔槔(古代水车)……眼前似乎展现出了一幅竹篱茅舍,怡然恬静的桃花源景象。
樊姓演变 1.源自嬴姓。据最新的考古发现,在河南信阳的平桥镇以南的浉河之滨出土了古樊国之墓,铭文上表明是嬴姓之国。在唐尧时期已经有姓樊的,尧臣樊仲文是也。樊仲文当为樊国的国君,当时的樊国可能在今山东兖州西南,进入夏商时期已经西迁到陕西长安东南,商朝后期被周所吞并,樊人东迁河南济源西南,春秋初期被姬姓樊人所迫,南迁河南南部信阳,春秋中晚期灭于楚国,樊人被楚国强迫南迁湖北鄂城西的樊山地区。嬴姓樊氏的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2.源自子姓。商朝的都城朝歌是在今河南黄河北部的淇县境,其附近居有商民樊氏族人。西周初,被封为殷侯的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为周成王平定。因周武王之弟卫康叔在平叛乱中有功,遂把商朝遗族中的七族赐予卫康叔,七族之一为樊氏。樊氏被灭,子孙遂以樊为氏,子姓樊氏正式使用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3.系出姬姓。西周时期,周族先祖古公直父的后裔,鲁献公之第二子仲山甫,也称樊仲,在周宣王朝中任卿士,辅佐有功被封为侯爵,国都樊,即古樊国之地,在今陕西长安县的东南,称樊国,春秋初被北部狄人所灭,樊国东迁河南济源西南阳樊之地,其后人遂以国为氏。姬姓樊氏的历史也有2800多年。
樊姓名人 ——樊於期(?—前227年),战国末期将领。原为秦国将军,后因伐赵兵败于李牧,畏罪逃往燕国,被燕国太子丹收留。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时,荆轲请求以樊於期首级与庶地督亢(在河北高碑店一带)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利行刺。樊於期获悉,自刎而死。——樊哙(kuài)(前242—前189年),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早年以屠宰狗为业,曾在鸿门宴时出面营救汉高祖刘邦。封舞阳侯,谥武侯。四川宣汉县有樊哙镇。——樊英:东汉末年的大隐士,大学问家。南阳人,与东汉开国之君刘秀同乡,大约生活在汉安帝、汉顺帝、汉桓帝之世。学问和德行均受到当世之人的推崇,行为颇具神秘色彩。通晓阴阳地理,并洞悉其中的奥妙,能推测灾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