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衣”姓族徽由“上部为腾越的舞姿(似鸿雁)与下部旋转的舞者(似上衣)形象”组成。古时衣(殷、依)三字通假。黄帝时期的十二大姓中有衣(依)姓,是一支善于跳旋转舞的氏族,其一支于盘庚时由山东曲阜迁都于殷地,依所居之地称为殷人,以擅长跳宫廷武士乐舞著称。而未随之迁入殷地的善舞者——衣(依)人,仍活跃于诸侯国诸地,以无以比拟的旋转腾挪,婀娜多姿的舞步享誉当时,其表演用的舞蹈服装也成为了其时时尚的标杆。舞之蹈之衣之,因之衣人的舞衣为后世留下了“衣裳”“衣服”之称谓。《周易·系辞下》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有记载中出现“衣裳”二字,衣裳制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规格最高的形式。《毛传》:“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
衣姓演变 1.出自据衣氏族谱记载,先世相传为尚衣局官,故因衣赐姓。衣姓在山东省栖霞市有一部分,比较兴旺,有“先有衣马营,后有栖霞城”之说。岁月沧桑,后来衣马营变成两座坟茔,是风水宝地,原位置现建成宾馆。另外,辽宁庄河等地的衣姓也非常多,都是从山东、辽宁两地走出去的。2.出自马姓东北吉林一支衣氏原为马姓,相传先祖为清廷汉族官吏,暗中反清复明,光复河山。被发现,逃亡关外一无所有,仅有一衣,故隐姓埋名为衣氏。3.出自殷姓,《康熙字典》上记载得十分清楚说:“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见礼记注疏。”换言之,衣姓,是由于读音相近而从殷姓分出来的,姓衣兴姓殷的人,本来是一家人。
衣姓名人 ——衣琇(生卒年不详),元代,栖霞衣姓出了一位叫衣琇的名人,曾出仕为官,有一块纪念他的石碑流传后世,碑文中记载,栖霞衣姓从蓬莱迁来(现在蓬莱衣姓并不多),迁到栖霞之初,定居在“艾山之阳,交毛之阴”。“艾山之阳”指的就是艾山的南面。“交毛之阴”,指的是交毛山的北面。相传古代有凤凰来过这里,百鸟到此朝凤,羽毛交集,因此叫交毛山。在艾山和交毛山之间,就是栖霞衣姓人的祖居地,环境很清新,每年都会有衣姓人来寻根问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