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姓

景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景”姓徽铭有“日、大、火”三部分元素组成,表明氏族为炎帝嫡传子嗣,向往阳光,有赤热的情怀,是阳光下大写之人。景字,古同影,《说文解字》释:“景,亮光也”。光所到之处,物皆有“阴”。后人曰阳为光,曰阴为影,本义是因光而出现的物影,是物的虚景。中华古来素有颂景传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舝(辖)》:“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四时和谓之景风。”《尔雅》景姓族徽饱含了“高山景行”的道德向往,是充满阳光正义,和风日丽,日月清辉,追求精神高贵的氏族。景姓族徽以形象的构图告诫后世,不能在任何层面将身后阴影留于世上。

景姓演变 1.源自芈姓,高阳氏颛顼帝之后,陆终第六子季连为芈姓之祖。春秋时楚公族之后分族有景氏,为楚王族昭、屈、景三姓之一,楚大夫景差后裔,以封邑名为氏。2.出自姜姓。炎帝后裔,周成王封姜子牙于齐国。齐国二十六代国君杵臼去世,谥号为景,世称齐景公。其支庶子孙以他的谥号为姓。

景姓名人 ——景阳(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将。齐、魏、韩三国攻燕,燕使太子求救于楚,楚王命景阳为将救燕。景阳不赴燕而迁攻魏之丘,取之以与宋,三国恐惧,乃罢兵,燕国得解围。景阳这种战略,被载于《战国策》。——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位。——景旸(yáng)(1476—1524年),仪真(今江苏仪征)人,上元籍。字伯时,号前溪。明正德三年进士,一甲第二名,榜眼。与乡人蒋山卿、赵鹤、朱应登,并称“江北四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