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韋”姓族徽由“上下足正反向围着城邑绕行”的象形组成。会意为人们在城邑四周巡逻。围我方之城为“守卫”,围敌方之城为“围困”,两个人相背而行,对应之作“违背”。皮肤或皮衣“包围”着身体,犹如两只手在搓捣一张皮革,故“韦”有皮革之义。韦姓为从事城市守卫之责,并擅长制作皮革工艺的族群。
韦姓演变 1.源于彭姓,始于姬姓。黄帝之孙颛顼(上古五帝之一)第五世孙铿,建立了大彭古国,铿被称为彭祖,时约为夏朝前期,大彭国就是后世彭姓起源的正统。时至夏朝内乱,彭祖曾孙伯靡帮助少康复国重新掌控夏朝,少康封赏其功勋,将其子元哲封赏到了豕韦(现今河南一带),允许其建立诸侯国,因其善于养猪,又能将猪皮制造成鼓,所以他建造的国家叫作豕韦国(豕在古代意为猪)。大彭国和豕韦国先后被商所灭国,豕韦国的后代子孙,有以国号为姓氏,称为“豕韦”或者“韦”,后来简化后,统称为韦氏。2.源于韩信,相传西汉建立之后,大功臣韩信为吕后所不容,惨遭灭门,但好友萧何心中存了那么一丝仁念,就偷偷将韩信的小儿子给保护了下来,并送到了南越王那里逃避迫害,地点大概是在现今的广西或者广东一带。为逃避追杀,韩信的小儿子就不再以韩为姓氏,而是去掉一遍,只以一侧的韦为姓氏,称为韦氏,世代延续了下来。据明朝遗老来集之所撰《倘湖樵书》记载,两广一带很多韦氏居民自称是韩信后人,为避免被人告发将“韩”姓改为“韦”姓。在很多韦氏宗祠中,都会供奉南越武帝赵佗雕像,以感激当年搭救先祖之恩。3.源于唐代名臣恒彦范是,武则天后期,恒彦范一心复辟李唐,于是和其他人联手,推翻武则天,复立唐中宗李显为皇帝,立下了不世之功,后来其被皇帝赐姓韦,后代延续而来。
韦姓名人 ——韦应物(737—792年),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韦庄(约836—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