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桂”姓族徽的构图含如下信息:1.左边为树木形,与木(木犀)有关。2.右边以拟人化的人形结构表现,三角状与八字形的组合有众多之意。“桂”姓徽记表明设计制作者深爱脚下钟灵毓秀、鸟语花香的膏腴之地,祈愿族人:兰桂齐芳,子孙满堂,茁壮成长,馥郁天下。《山海经·海内南经》载:“桂林八树,在贲隅西。”郭璞注:“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贲隅,今广州市番禺区。”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古代“八桂”代指桂林郡。桂花自古以来深受国人喜爱,它清可绝尘,香浓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桂亦是“八桂”的简称。桂树,包括药用的肉桂和八月飘香的桂花树。这两种树自古以广西最多,满山遍野,成片成林,举目可见,“八桂”自然也就成了广西(桂林)的标志和别称。桂树全身是宝,叶枝可榨油,皮肉可作药材和香料之用。桂花别名很多:因其叶脉如圭而称“桂”;它纹理如犀,又叫木犀;以其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称为“仙友”;桂花又被称为“仙树”“花中月老”。桂花通常生长在岩岭上,也叫“岩桂”;桂花开花时浓香致远,其香气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称;黄花细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桂花为“仙客”;花开于秋,旧说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称“西香”或“秋香”;桂花的花朵很小,但香气浓郁,被人称为“金秋骄子”;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桂花的花朵是管状的,由五个小瓣瓣联合组成,叫“花冠管”;汉晋后,人们开始把桂花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编织了月宫吴刚伐桂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亦称“月桂”,如此月亮又有了“桂宫”“桂魄”的别称。
桂姓演变 1.出自姬姓,是周王胄的后裔,因避祸改姓。据《桂氏家乘序》的记载,东周灭亡后,原王族周王的后裔姬季桢曾经任过秦国的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姬季桢被杀害了。姬季桢的弟弟姬季眭为了逃避株连的命运,就按自己的名字的读音“眭”,将姬季桢的四个儿子更改姓名避祸。长子名奕,改为桂奕,居住在幽州守坟墓;老二叫吞突,迁居济南朱虚;老三叫炅奖,居住于齐国历山;老四叫炔奘,移居河南阳城。于是有了桂、吞、炅、炔四个同音的姓。桂姓就是姬季桢长子桂奕的后代,世代相传桂姓。上面所说的四个姓,字虽然不同,但是音却是相同的,为同宗同源。五代的时候,四姓为了躲避战乱,南渡到广信、上饶及河南汝州等地区。2.源于地名,出自西汉时期桂林郡,属于以地名为氏。史籍《史记·武帝本纪》载:“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之后,汉武帝重新调整郡县设置,改秦朝时期的桂林郡为郁林郡。
桂姓名人 ——桂萼(?—1531年),字子实,号见山,饶州府安仁县(今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人,明朝中期内阁首辅,地理信息学家。——桂馥(1736—1805年),字未谷,一字东卉,号雩门,别号萧然山外史,桂馥书法晚称老苔,一号渎井,又自刻印曰渎井复民。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官云南永平县知县。书法家,文字训诂学家。精于考证碑版,以分隶篆刻擅名。曾为“阅微草堂”题写匾额。著有《说文解字义证》《缪篆分韵》《晚学集》等。——桂文灿(1823—1884年),字子白。清朝广东省南海人。道光举人,光绪时期在朝廷做官,为官清廉,不用仆人,也没有家人。公事、家事都亲自动手。他的学说以博文、明辨、约礼、慎行为宗。著有《潜心堂文集》4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