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火”姓族徽以通天神树的象形设计表现,以拟人的手法展现中国远古历史上三皇之首“燧人氏——盗天火”的神者形象,充分展示其天才的发明——“燧木取火(钻木取火)”,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生存希望,生生不息的火种和赖以生存的光明、温暖、健康。人类的远古文明肇始于火种。据此用以烹煮熟食、御寒、照明。史籍《帝王世纪》中记载:“燧人之世,有巨人迹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燧人氏又发明了“阳燧”,用阳燧取日光为火,世人称其为“盗天火”,为人类进入火文明立下盖世之功,所以世人称其为“燧人氏”即“火神”,又曰“炎帝”,即火人之王。由于劳动生产的发展与火的应用,发达了人类自身的肉体结构,因而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扩大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占领,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和保健水平。
火姓演变 1.源自远古时期火的发明者——三皇之首燧人氏,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2.源于阴阳五行之说。远古人类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物组成,天上对应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地上则对应有木氏、火氏、土氏、金氏与水氏。这五个部落均是强大、有影响的部落,各自崇拜木神、火神、土神、金神与水神。中国的“五帝”,也各配以“木、火、土、金、水”五行,孔子曰:“古之王者,易代改号,取法五行,是以太皋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昊配金,颛顼配水”。由此可见,尚火部落视炎帝为氏族始祖,以火为氏。3.源自官位司职“火正”,称火正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火氏、正氏,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
火姓名人 ——火济(生卒年不详),又称火阿济,三国时为助武侯征孟获者。《明史》作火济,《贵州通志》及《黔书》因夷谱三十三世有齐齐活之名,而误以为济济火而称为济火将军。——火源洁(生卒年不详),蒙古族,郭尔罗斯氏,内蒙古科尔沁人。著名明朝初期大臣,古代民族文字学家。明朝洪武年间官至翰林侍讲,与编修马沙亦黑等编有著名的《华夷译语》《元朝秘史》等,还著有《涵芬楼密籍》第四集等。——火石,1926年生于江西宁都,原名卢升,青年入上海美专,一生从事美术工作,曾任教师和文化干部,潜心书画文艺理论及收藏创新剪纸。国内外累获奖并被收藏,书法熔草书,甲骨、金文一炉自创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