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花”姓族徽构图由“花冠、花瓣、花萼、花托、花蕊、花枝”等组成,花为有性繁殖的种子植物,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百花齐放,满园春色”就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最好礼物。花姓徽记表明花人为司职培植花苗,养植花圃,深谙种花养花的门道,以最美丽的花朵传播美的语言,以最五彩斑斓的花朵装扮美好人间的使者。
花姓演变 据传统史料,均认为花姓源出华姓,属于音讹改姓为氏。史籍《百家姓》注:花氏“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氏者。”清朝学者段玉载在《说文解字·华注》中注释道:“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在文献《中国姓氏起源》中记载:“花氏又一支,是周文王的后代……唐朝以前,有华姓人以其与花字通用,且由于两者的发音是相近的,因此改为花氏。故花氏也就和华姓同出一源。”通过笔者展示的商代花姓徽铭表明,早于周代,就有独立的花姓,至于缘何将花与华误解为一姓,需再寻找实证释疑。抑或是历史上有意篡改或附会,皆有可能。花姓演变拟以华姓作参考(见本书上册华姓释义)。
花姓名人 ——花木兰(412—502年),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北魏宋州(今安徽亳县,一说今河南商丘东南)人。改易男装代父从军的孝女。古乐府有木兰诗咏其事。姚莹康纪行以为北魏人,宋翔凤录以为隋恭帝时人,程大昌演繁露以木兰诗中有可汗大点兵语。则以为非隋即唐之人。——花云(1321—1360年),凤阳府怀远(今属安徽)人,明初将领。貌伟而黑,骁勇绝伦。从朱元璋于临濠,将兵略地,屡建奇功,累擢行枢密院判,守太平。陈友谅来攻,城陷被执,不屈死。吴元年追封东丘郡侯。——花淑兰(1929—2005年),原名葛淑兰。评剧花腔女高音、评剧六大旦角流派花派创始人、原全国剧协理事、著名评剧教育家。与韩少云、筱俊亭合为“韩花筱”三大流派,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淑兰大师德艺双馨,桃李满门,誉满梨园。擅演剧目有《茶瓶计》《牧羊卷》《谢瑶环》《黛诺》《半把剪刀》《三节烈》《女经理》(与人合编并主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