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姓

强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强”姓族徽由“1.左边侧身行走的人;2.右边突出表现上部上翘(笑口常开)的人之口部;3.倒立式夸张的人体双臂与下身(拿大顶状)”组成。像极了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使出浑身解数逗观众一笑的汉代说唱俳优俑。俳优俑,指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专门记载了历史上杰出的俳优艺人优孟、优旃、郭舍人等,可见俳优表演者功力深厚,深受其时社会各阶层的尊重和欢迎。俳优艺人的语言丰富多彩、变幻多端,构成浓郁的喜剧风格。竭尽戏谑滑稽、说学逗唱,配合身段表演的技巧手法,应用隐语、反语、夸张语的专业能力,在轻松搞笑的气氛中博得王侯贵胄的欣赏并从中获得裨益。俳优“善为笑言”,“另人主和悦”核心是“笑”。俳优使用的手法酷似现代相声的“包袱”,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强人当为俳优家族传承,以职业特征取姓。

强姓演变 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玄孙禺彊,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远古黄帝有一个玄孙,名字叫禺彊。在禺彊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彊”为姓氏者,称彊氏。古代“彊”与“强”二字相通,所以后来简笔改为强氏。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强鉏(ch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强鉏,是郑国为大夫,在强鉏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强氏,世代相传至今。3.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公孙强的裔公孙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公孙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强氏,世代相传至今。4.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斗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斗强氏,是春秋时期楚国王族贵胄,在斗强的后裔子孙仲,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强氏、斗氏、伯比氏,该三氏同宗同源,皆尊斗强为得姓始祖。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子强,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作子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强氏。6.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彊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其后裔子孙称彊梁氏,后省改卫单姓强氏、梁氏。

强姓名人 ——强鉏(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郑国大夫。当时郑国大夫祭伸专政,厉公派雍纠去杀他,后来事情败露,强鉏与公子阏的同党祭仲杀死了雍纠。厉公即位后,追查原来的事,强鉏被判刖刑(把脚砍掉)。君子说强鉏不能卫其足。——强至(1022—1076年),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为宰相韩琦十分见重的学者,他为文简异而不徇俗,曾为祠部郎的高官。到了他的第二代,强家的荣耀达于巅峰,五个儿子相继登第,并且都做到显官,老大强献明当到工部架阁,老二强浚明高拜尚书郎,老三强渊明做到翰林学士,老四强伟明和老五强陟明,则历次外任都有治绩,真可以说是一门的荣华富贵,光彩异常。——强行健(生卒年不详),字顺之。号易窗,后改名健。上海(今属上海市)人。工山水画,精医,乾隆(1736—1795年)间名医。学宗朱丹溪说,用药偏于寒凉,人称“石膏强”。幼时家贫,好学不倦,后又行医,借所得以养亲。后又工诗书,尤精篆刻。著有《印论》《印管》《医案》《伤寒直指》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