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姓

仲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仲”姓族徽由“旗杆、上下的飘带、居中的扁圆图案(犹旗帜)”三部分组成,表明“仲”居于旗杆上下飘带的中间位置。《说文解字》释:“仲,中也。”《释名》注:“仲,中也,言位在中也。”“仲”姓族徽似乎要告诫后世族人,人在世间理应谋求上进,就像军中缓缓上升的旗子一样。旗杆是笔直挺立的,旗帜是迎风招展的精神灯塔。“仲”之构图,充分展现了仲族先人的智慧,告诉你人生应找准一个恰如其分的临界点,不偏不倚,不攀炎附势,居中守正,恰到好处。这与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核天然吻合。中庸包含以下三个层面:1.中不偏,庸不易。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为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2.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守敬,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3.“中”有好的意思,“庸”同用,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就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其位谋其职。仲又异化为“老二”,为排行第二。“伯其甫、仲、叔、季惟其所当。”——《仪礼·士冠礼》,指伯仲叔季的兄弟排序。亦指排季节的第二月,如仲夏,仲秋等。

仲姓演变 1.源于高辛氏,出自黄帝后裔高辛氏之臣仲堪、仲熊兄弟,属于以先贤名字为氏。黄帝曾孙帝喾,姬姓,名俊,号高辛氏,为五帝之一。帝喾属下有八个具有才德之臣,号称“八元”,与颛顼属下的“八恺”齐名。“八元”是:伯奋、伯虎、仲堪、仲熊、叔献、叔豹、季仲、季狸,这八个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在“八元”之中有仲堪、仲熊两兄弟,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仲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2.源于任姓,是商王朝开国君主汤的佐相仲虺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仲虺(huī),任姓,名莱朱,奚仲十二代孙,是商汤属下贤相,与伊尹一起辅佐一代圣君商王汤。在仲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仲氏。3.源于姬姓,属于以先祖名、字或氏为姓。(1)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祭仲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2)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公子庆父之后,属于以先祖字为氏。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庆父,字共仲。因乱鲁而遭到贵族与国民的谴责,最后身败名裂。在庆父死后,其后裔子孙中有因避仇而改以先祖字为姓氏,称仲孙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仲氏、孙氏,世代相传至今。

仲姓名人 ——仲由(前542—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泉林镇卞桥村),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是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史称仲子,位列十哲,世称先贤。——仲并(生卒年不详),江都人。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进士,官至光禄丞。工诗文,著《浮山集》。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