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姓

滕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滕”姓族徽由“左边的舟船航行水道状与右边‘上止下夭’的奔忙状”组成。图案表明:滕人是主管水路航道,勘察水道安全及从事保障管理的官吏。构图给出了这样一幅场景,滕人忙碌地奔波于舟船航行的水道上,既管理河道畅通,又涉及疏浚,官家船坞的维护和保障,因而整天在航行的船上奔忙不止。可以想象古代交通不便,水运是其时最重要的交通方式,故而保障水运河道的安全畅通是上自天子王侯,下至普通百姓的日常要求。滕人以司职为族徽标志。

滕姓演变 1.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十二姓氏之一。相传黄帝的二十五子中,分别得到十二个姓,第五就是滕姓,这是起源最早的一支滕姓。2.同出姬姓,为西周时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之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于滕地,建立了滕国(在今山东省滕州市西南)。战国初年,滕国被越国所灭,后来又恢复起来,不久又被宋国所灭,原滕国王族遂以国名作氏,是为滕姓。

滕姓名人 ——滕宗谅(990—1047年),字子京,河南洛阳人,北宋官员,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为世人所知,岳阳楼的双公祠中有范仲淹与滕子京的雕像。滕子京在岳州做过太守。其为太守时,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滕开基(生卒年不详),字晋师,上海人。能诗善画,尤工山水。性爱菊,所栽多佳种,间亦为花写真,颇有逸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