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齐”姓族徽构图元素由“麦子抽穗、麦田”组成。图案恰似麦田里一排排抽穗后整齐划一的麦子,可想象麦浪滚滚,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说文解字》释:“齐,禾麦吐穗上平也。”许慎的解释当有一定的古训作依据。齐地本来就属于莱夷麦作区域。莱夷:最早建立的古都城“麦丘邑”,并在此培育了小麦。夏代时指山东中、东部;殷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北部。“齐”就是指生长在古代麦丘邑(今山东地区)的一种特别的小麦,因其麦穗整齐,不易倒伏,成片站列而得名为“齐”。齐人以生长在齐地的高产优质的小麦选作其氏族徽记标志。
齐姓演变 1.源出风姓,为故地伏羲氏之后,伏羲氏也称太皋。其后裔中有一支开始居于逢地,在今河南开封地区。到商朝时,由河南向东迁移到山东的临朐西的逢山,建立了逢国,为商朝的属国。逢国后裔中的一支沿河向下游迁移,到长有“齐”的地方,成为善于栽培“齐”的氏族,遂改称有齐氏。其所经过的河称齐河或济河,并建立了齐国,故地在今山东淄博市的临淄。到西周初,周成王征服东夷时灭了齐国,齐人遂以国为氏。风姓齐氏的历史至少有3200多年。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封其九弟康叔于卫,古城在今河南淇县东北的朝歌,即商朝的都城。到春秋后期,卫惠公之庶兄卫昭伯之长子,因故失名,没获得封爵,去世后被谥为齐子,其孙齐恶遂以其谥为氏。姬姓齐氏得姓的历史也有2500多年。这支姬姓齐氏为齐姓的正宗,是当今齐姓群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出自姜姓,为姜子牙的后代。太公望姜子牙,也称吕尚,是炎帝的后裔,在周文王灭商中立下了大功。到周成王征服东夷时灭了风姓齐国,把封地给了姜子牙,是为姜姓齐国。齐桓公时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379年战国后期,传位29代的姜姓齐国为大臣田氏所夺。齐国后裔遂以国名为氏,姜姓齐氏得姓的历史也有2300多年。
齐姓名人 ——齐德之(生卒年不详),元代医学家。曾任医学博士,充御药院外科太医。结合自己多年外科疮肿诊治之临床经验,编成《外科精义》3卷,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齐召南(1703—1768年),浙江天台人,清代大臣、学者。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科,累官至礼部侍郎。熟于三礼,尤长于地理之学。与从兄齐周华合称天台二齐,其弟齐世南亦进士及第,可谓一门学者。有《水道提纲》《历代帝王年表》等。——齐白石(1864—1957年),湖南湘潭人,著名画家。早年为木工,后定居北京,专业卖画、刻印,擅作花鸟虫鱼,亦画山水人物。篆刻初学浙派,后多取法汉代凿印。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7年逝世,终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