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窦”姓族徽由“穴、賣”合而为一,窦即孔穴,古今语凡孔都称为窦。賣,由对流的气状、透视的孔以及贝币组成,以示开挖竇,(穴,孔洞)犹如可以贝币交易一般,比喻交换空气的墙洞,气窗。《说文解字》释:“竇,空也。从穴,瀆省聲。”释读窦姓徽记的构图元素信息,可以推断出窦人当为其时擅长挖洞开孔之族,技艺精湛,方案合理,解决了当时的人们贮藏、避险、避暑等生活生存所需。
窦姓演变 1.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帝君太康之妃子后缗的避难之地,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太康的五个弟弟和母亲(后缗mín串绳),被有穷氏部落首领羿关入窦(地穴、地洞)中管制起来。后来怀孕的后缗临近产期,就携带着儿子们想办法逃出了避难的窦,奔归有仍(今山东济宁),在那里生下了少康。少康是禹的五世孙。为了纪念祖上这个历史事件,少康就给他留居在有仍的抒、宠二子以窦为氏。2.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大夫窦公,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战国时期,魏国有中大夫窦公,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氏,称窦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窦氏,世代相传至今。
窦姓名人 ——孝文窦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窦后名猗房,为普通的农家女出身。汉惠帝时窦姬入宫伺候吕太后,后被赐予代王刘恒。刘恒即位后窦姬被立为皇后。景帝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建元元年,汉武帝即位,尊其为太皇太后。窦太后去世后与汉文帝合葬霸陵。窦太后喜欢黄帝、老子之言,故要求景帝与诸窦子弟不能不读黄帝、老子之书,并尊其中道理。——窦婴(?—前131年),西汉大臣,字王孙,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是汉文帝皇后窦氏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元光四年因搭救挚友灌夫得罪权臣田蚡,被以“伪造诏书罪”弹劾并处死。——窦汉卿(1196—1280年),金代医学家。名默。广平肥乡人,曾官居太师,故世称窦太师,精针灸八脉穴法,著有《针经指南》《标幽赋》是为书主体内容。因行文典雅,论理精湛,元明诸名家皆宗之。论其体用,《标幽赋》之于针灸实如《烟波钓叟歌》之于遁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