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成”姓族徽由“卜、戈、I”三元素组成,“卜与戈”互为制衡,势均力敌,如此反而可以达到平衡与相互支撑的效果。“I”表明为临界的一种中和态势的长效机制,此种平衡达成的时间越长,则成就越大,制衡之势越长久,说明越中正和谐,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成姓族徽构图阐明这样一个道理:只有能力相当,势均力敌,方能达到制衡而中和的最佳成果。引申有完成、实现、成功、成就之意。成氏徽记表明“成”是一个充满自信和能力的族群,不是一味地强势冲杀,而是深谙中庸与阴阳平衡的道理,在社会、生活、事业诸多方面的驾驭能力恰到好处,游刃有余。应为掌握了制造保护家国武器技术的氏族,以司职为姓。
成姓演变 1.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弟的封地郕,属于以国名为氏。姬姓氏族以郕地之名为姓氏的,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几乎同时的分支,在姓氏形成上独一无二(1)起源于今山东宁阳。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与《辞源》记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其弟、周文王第七子叔武于郕(今山东宁阳),叔武在郕建立了郕国。其后代遂以国名为姓氏,后有去邑为成氏,史称成氏正宗。(2)起源于今河南范县西濮城北。几乎在与叔武封地的同时,周武王又将另一个王族季戴,也分封在另一个郕邑(今河南范县濮城)。季戴也在自己的郕邑建立了郕国。这个郕国被卫宣公姬晋所灭,其后代以国名为姓氏,其中有人去邑为成氏,世代相传至今。成氏族人大多尊奉成叔武为得姓始祖。2.源于容成氏,出自远古帝王容成氏世系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史籍《姓氏词典》中引《新纂氏族笺释》注释:“容姓出自大容氏。”后世所明确记载的容成氏,当以大禹为主要代表,是源出姒姓的一支族人,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名人辈出,其后裔子孙分衍多多,姓氏繁复,但最早的成氏、容氏、庸氏,当出此族源。3.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君主若敖之子成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千家姓查源》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君主若敖有个儿子名叫熊成虎,是楚国大夫。在熊成虎的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成氏,世代相传至今。
成姓名人 ——成无己(约1063—1156年),中国金代医学家。聊摄(今山东聊城)人,约生于北宋嘉祐治平年间,后聊摄为金兵所占,遂成金人。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他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代经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对于《伤寒论》最为推崇。他竭尽全力钻研该书数十年,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对该书进行了全面注释,撰成《注解伤寒论》10卷,为现存最早全面注解《伤寒论》之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另撰《伤寒明理论》4卷,将经典著作与个人心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启迪后学产生了重要作用。——成舍我(1898—1991年),中国近代著名报人,在中国新闻史上享有很高声望与影响。原名成勋,后名成平,舍我为其笔名。湖南湘乡籍人,出生于南京下关。从1913年他为安庆《民岩报》撰稿,到1988年在台北创办《台湾立报》,直至1991年去世,从事新闻业近77年,一生参与创办媒体、刊物近20家,直接创办12家,遭遇挫折无数,也是个人力量从事新闻教育事业最长、影响重大的新闻教育家。——成思危(1935—2015年),湖南湘乡人,民建成员,1951年参加工作。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著名报人成舍我之子,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杰出领导人,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九届理事会理事长,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2015年7月成思危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