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冷”,同泠,即伶。伶人是弹奏乐器,表演舞蹈和戏曲的专业人才。自古以来,王公贵族家中都有规模不等的娱乐班子。伶人,春秋时周王室设置的乐官名。“冷”姓徽铭出自世袭乐官的伶氏族,崇拜表演技艺,以此为氏族的族徽,并以“冷”命名氏族。
冷姓演变 1.源于上古,以技艺为姓,为泠氏所改。相传黄帝有一个乐官叫作泠伦,是我国古代音律的发明者。黄帝让他制定音律,他从大夏的西边一直走到昆仑山北,在山后发现了一种适宜于做律管的竹子。其选用了一些笔直而且厚薄均匀的竹子,先做成一根根三寸九分长的管,将它吹出的声音定为黄钟律。然后按比例制作了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管,带到昆仑山下,根据凤凰的叫声来进行矫正。据说,公凤凰能叫出六种声音,雌凤凰能叫出另外六种声音。这十二种声音正好与他制作的十二根管子吹出的声音相同。泠伦将十二乐律的奇数音叫作“律”,偶数各音叫作“吕”。和起来就叫作律吕。十二律正好是一个八度的音程。泠伦又制作了十二口编钟,并与宫、商、角、徵、羽相配合。每当仲春二月乙卯日来临,太阳出现在了奎(同魁,二十八星宿之一)星位的时候,由泠伦指挥,演出一场盛大的乐舞,其名为《咸池》。黄帝为表彰泠伦的功绩,赐他以名为姓,称为泠氏。其后世世代代的掌管宫廷音乐的人被称为“伶人”,后来又成为演员的名称。泠伦的后代子孙称为泠氏,后来讹为冷,成为冷氏。2.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弟康叔的后人,又被封地于冷水(今陕西省内),后人即以封地名为姓,称为冷姓。冷氏望族居住在新蔡(今天的河南省境内)、京兆(今陕西省长安东)。
冷姓名人 ——冷世光(生卒年不详),字宾王,宋朝时期常熟人,绍兴进士,曾经担任过宁国、龙游等县知县。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很赏识他,经常委他以重任。后来做过监察御史、中侍御史。他为官清廉公正,为了正义,不惜得罪高官重权,当时的人称之为冷面御史。著有《奏议弹章》《东堂类稿》等书。——冷曦(生卒年不详),字景炀,新易人。明朝洪武年间御史。刚直不阿,弹劾了一些有权势的高官,震动了当时的朝廷上下。人称“冷铁面”。——冷谦(生卒年不详),字启敬,道号龙阳子。明朝时期武林人。洪武初年的时候,因为擅长于音律而被任命为太常协律郎。元朝末年的时候他已近百岁,在看过李将军作画后很感兴趣,于是学画。永乐年间出去远游,再也没有回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