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姓

古玉徽铭实物图

古玉徽铭手绘图
徽铭释义 “曲”姓构图似两只眼睛会聚一点,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华夏大地种桑养蚕的传统古而有之。蚕箔:也叫蚕帘,多由竹制成,它是古人以竹篾或苇子等编成的一种养蚕器具。曲就是指编篾工艺的制作过程。要编蚕箔,需要弯曲竹篾,弯曲连结才能进行编织,继而完成工作。《说文解字》释:“曲,象器曲受物之形。指物体不直,弯转,曲折。”后世因曲字本义消失,另加竹子头,写作筁(qū)来表示蚕箔。曲姓徽记又极似蚕蝶的形象。蚕是一种昆虫,其一生要经过:幼虫—成虫—吐丝—结茧—羽化—飞蝶。华夏始祖黄帝元妃嫘祖是世界上始教民种桑养蚕缫丝裁衣的伟大发明家,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深受人民的尊崇和爱戴。北宋建隆元年曾疏文颂嫘祖:教民养蚕治丝,无须树叶蔽体;令地产桑育蚁,遂教人力回天。曲姓徽记表明,曲人当为黄帝裔族嫡传。继承发扬了先族桑蚕制丝的传统,正是靠了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才能排除万难,忍受曲折,委曲求全,与无数个中华儿女殊途同归融汇于一起,造就了今天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这是何等的豪气,又是何等的艰辛。我们不禁由衷赞叹中华先贤的伟大卓绝。不知“曲”焉识直?不懂“是”何道“非”?这才是曲姓徽铭教会我们的道理。
曲姓演变 1.源自姬姓,以地名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周代初年周武王将第三个儿子叔虞封在晋地,到了叔虞的第八代孙即春秋时晋国的晋穆侯,穆侯又封其少子成师为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的地方首领。成师的子孙以封地名作姓,为曲沃氏。后改为单姓曲,遂有曲氏,世代相传。得姓始祖:曲沃桓叔。2.源于夏王桀的大臣曲逆,他的子孙中也形成一支曲姓。
曲姓名人 ——曲环(726—799年),陕州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唐朝中期名将。官至司空,封晋昌郡王。善兵法,善骑射。天宝年间(742—756年)授果毅别将。安禄山反,守邓州,平河北,败吐蕃,威名大震。后任陈许节度使,宽赋税,简条教,不三年乃五谷丰登。——曲端(1091—1131年),南宋名将。文韬武略集于一身,惩罚了贪官污吏、奸诈小人,老百姓心里高兴,安居乐业。官宣州观察使,好读书,善做文章,长于兵略。后来被奸臣陷害,死在大牢里,人们都感到万分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