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前人各种学说的评价
2025年09月26日
对前人各种学说的评价
应该说,中外学人的这些观点甚至已形成重大流派的学说,从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认知角度和审美习惯出发,捕捉了形形色色的舞蹈之起源,论据既生动形象,又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些来自遥远时代的材料,或偏远地区的例证,对于我们今天来全面认识舞蹈的起源,乃至舞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价值、生命本质和美学特征,具有价值连城的意义。
但总体说来,这些资料大多仅停留在支离破碎的描述之中,更难免有顾此失彼之嫌,结果使如此错综复杂的舞蹈起源问题,遭到了如此轻率的简单化待遇;而在更加广阔的范畴中,这些学说对具体论述对象的生态环境、地域特征、民族风俗、宗教背景、文化习性、哲学概念、美学特质、运动习惯、动作属性等许多关键性的方方面面,则缺乏搜集的意识和严密的论证;此外,后世的论述者大多采取了人云亦云的态度,对前人所提供的资料缺乏科学的考证,更拿不出各自独特的第一手资料。不过,在我看来,最关键的症结还在于,这些学说论及的都只是舞蹈起源的“外在条件”,虽举足轻重,却有严重的缺陷。
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这些早期资料的记录者和后期的研究者大多不是舞者出身,或专事舞蹈研究之人,对舞蹈的内在感觉、动态特征、身心并用和本体规律,难免缺乏直接的体验和确切的认知;二是对艺术(当然少不了舞蹈)起源的研究热,主要集中在19世纪,而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现象学、分析学、阐释学、哲学、美学等至关重大的科学方法论,只是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才开始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与舞蹈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了舞蹈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因此,这些对舞蹈起源的研究难免仍处于某种散兵游勇的滞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