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芭蕾的历史与现状

日本芭蕾的历史与现状

日本芭蕾的兴起应归功于几位逃难的俄国芭蕾教师,他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从西伯利亚来到日本的。当时,有关谢尔盖·佳吉列夫俄国芭蕾舞团在欧洲大获成功,瑞典芭蕾舞团四处赢得欢声雷动,德国表现主义舞蹈风起云涌的消息都已传到了日本。1949年由日本编导家和日本表演家合作上演的《天鹅湖》全剧,标志着西方芭蕾在日本的安营扎寨。

目前在东京有五个大型芭蕾舞团。即东京芭蕾舞团、松山芭蕾舞团、牧朝美芭蕾舞团和谷桃子芭蕾舞团、东京市芭蕾舞团。其中第一个是东京芭蕾舞团。该团原名为纪念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团,其前身是1960年在东京市创建的第一所古典芭蕾舞学校,从训练方法到保留剧目,都是俄罗斯流派的。该团1966年赴前苏联演出,1970年赴西欧献艺,1975年去英国公演,但至今尚未有机会去美国,特别是尚未去作为“世界舞蹈之都”的纽约接受检验。目前该团的保留剧目中,除俄罗斯作品之外,还包括了现代芭蕾大师莫里斯·贝雅、罗朗·佩蒂、约翰·诺伊梅尔和伊日·基里安的作品,但缺乏日本本土编导家的作品。

img

《波莱罗》,编导:[法]莫里斯·贝雅,表演:东京芭蕾舞团,图片:东京芭蕾舞团。

第二大芭蕾舞团的位置当属松山芭蕾舞团。该团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日本芭蕾舞团,不仅拥有令世人瞩目的芭蕾大明星森下洋子和一些日本题材的剧目,而且还上演过中国题材的芭蕾舞剧《白毛女》。但近年来,它在创作上似乎缺乏新的活力。

牧朝美芭蕾舞团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似乎比较陌生,但在日本国内外却仍算得上是第一流的,曾邀请英国的彼得·达雷尔等编导家编舞。这个芭蕾舞团给人的印象似乎没有上演过一部出类拔萃、富有创意并且出自日本编导家的作品。

明星舞者芭蕾舞团是目前最为引人瞩目的日本现代芭蕾舞团。有意思的是,该团的创立不是为了日本人的需要,而是为了演出英国编导家图德的作品。几年前,该团还推出了巴兰钦的《小夜曲》等代表作。这个舞蹈团似乎清醒地意识到了上演新剧目的重要意义,因此,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创作新的芭蕾之上,并请后现代派舞蹈家厚木凡人,而非以往人们喜欢的俄国流派的传人,去作芭蕾教师,以便开拓舞团的创作视野,补充演职员急需的创作活力。

厚木凡人曾在纽约度过了60年代的后半期,推出了一些融当代舞与芭蕾舞于一体且雄心勃勃的作品,并因此被誉为“日本的特怀拉·萨普”。他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日本新一代的编导家。

参考书目

[日]君司正胜著:《歌舞伎指南》,讲谈国际社1987年版。

[英]奥布里·哈尔福德 乔万娜·哈尔福德著:《歌舞伎手册》,查尔斯·塔特尔出版社1956年版。

[美]厄尔·恩斯特著:《歌舞伎戏剧》,牛津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美]劳伦斯·科明斯著:《创造歌舞伎的明星们——他们的生活、爱情和传奇》,讲谈国际社1997年版。

[日]世阿弥著:《论能剧艺术》([美]托马斯·里梅尔[日]山崎正一译),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日]郡司正胜文 金秋译 董锡玖校:《日本舞蹈之美》,《舞蹈艺术》1990年第3辑。

[日]郡司正胜文 朴永光译 董锡玖校:《日本舞蹈之源流》,《舞蹈艺术》1990年第3辑。

李颖著:《日本歌舞伎艺术》,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日]永利真弓文 欧建平译:《日本当代舞蹈概貌》,《舞蹈'94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舞蹈节国际舞蹈会议论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日]上林澄夫文 张小梅译:《现代舞蹈在日本》,《舞蹈论丛》198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