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伽拉舞蹈剧院


最有澳大利亚本土特色的舞蹈团体非班伽拉舞蹈剧院莫属。所谓澳洲特点无非有两点:一是澳洲本土的原住民舞蹈的特色;二是澳洲引进的西方现代舞的影响。
班伽拉舞蹈剧院创建于1989年,是一个职业化的舞蹈团,宗旨是将澳大利亚各种原住民的文化毕恭毕敬融为一体,然后借助各种风格的当代舞蹈(即融欧洲芭蕾与美国现代舞于一体的舞蹈风格)去发扬光大,并传播到世界各地。1991年,舞团分别聘任了原住民的后裔史蒂芬·佩吉和戴维·佩吉兄弟二人为艺术总监和驻团作曲家,1994年又聘任了贝娜黛特·瓦龙为助理艺术总监,从此开始将舞团推入一个创作的旺盛期。
佩吉兄弟二人联袂为该团创作了第一部大型舞作《祈祷中的蟑螂发梦》,被评论界誉为“里程碑式的成就”。1994年,两人携手推出了第二部大型舞作《傻瓜》。而在墨尔本国际舞蹈节上,各国观众有幸一睹风采的则是兄弟俩与助理艺术总监三人联合创作的大型民俗组舞《赭石》。
选择这样的标题和内容,绝非偶然,而是因为赭石本是一种接近泥土的颜色,并且在澳洲原住民的传统生活中“发挥着一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作者们通过向至今依然保持着原住民生活方式的舞团文化顾问和舞蹈家——德加卡普拉·曼亚尔云学习如何预备赭石颜色,并向身体涂抹,掌握了许多原住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意韵。在澳洲的原住民中,赭石的意义和目的可谓五花八门,既有丰富的物质属性,又有多样的精神特质,令创作者如痴如醉。

班伽拉舞蹈剧院演出的大型民俗舞蹈诗《赭石》,编导:[澳]史蒂芬·佩吉/贝娜黛特·瓦龙,图片:班伽拉舞蹈剧院。
大型民俗舞蹈诗《赭石》共分五个部分。《赭石的灵性》属于主题开场,将观众引入一个以赭石颜色为基调的泥土世界。而随后的四个部分则是四种变奏,分别演绎着赭石在澳大利亚原住民生活中的不同内涵:《黄色》代表着女性和母亲,是女子群舞;《黑色》象征着男性和父亲,是男子群舞;《红色》表现的是男女青春期的骚动、求偶、婚配、繁衍,而《白色》则标志着大地母亲在黎明时分召唤受过精神洗礼的人们,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征程。令人叹服的是,舞者们过硬的西方当代舞技巧被非常有机地融化在了许多生活状态的动作中,并且转化成为表现澳洲原住民传统精神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