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派舞蹈的历史


西方现代舞的发源地是德国和美国,但在德国,早期的现代舞蹈家们却很少使用“现代舞”这个美国概念,而用的是他们自己的术语——“表现派舞蹈”、“新舞蹈”,甚至以地理位置为标签的“中欧舞蹈”。两国的现代舞蹈家都心悦诚服地认为美国舞蹈家依莎多拉·邓肯为“现代舞之母”,一个世纪以来,两国间的现代舞曾有过几次系统的交流。

鲁道夫·拉班肖像,图片:巴黎楔石社。
两大流派的现代舞产生虽然是不约而同的,并都受到邓肯的莫大启发,但德国现代舞的成熟却要早上12年,因为完整意义上的德国现代舞应从玛丽·魏格曼1914年独立举办的首场个人作品发表会算起,而真正的美国现代舞则应从玛莎·格莱姆1926年独自推出的首场个人作品发表会算起。德国现代舞的遥遥领先得感谢魏格曼的老师鲁道夫·拉班。
鲁道夫·拉班 本是匈牙利人,身为舞蹈表演家、编导家和舞团团长,他更是现代舞的理论家和教育家,以及影响深远的人体动律学和拉班舞谱的发明者。拉班1879年12月15日出生于今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瓦,早年于慕尼黑学画,后去巴黎学舞,曾在德国许多城市和奥地利维也纳表演过舞蹈。1910年,他在慕尼黑创立舞校,训练出了魏格曼、克罗伊茨贝格、库特·尤斯等卓越的现代舞蹈家,并开始形成现代舞的中欧学派。1936年,在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他为开幕式编导的大型舞蹈用拉班舞谱记录下来之后,送到各地分头排练,仅在演出前联排过一次便大功告成,创造了舞谱应用方面的奇迹。1938年,纳粹的压力使他无法在德国正常工作,不得不前往伦敦,同尤斯合力开办阿德尔斯托恩舞校,直至逝世。拉班一生著述颇丰,出版了《编舞》、《舞谱》、《现代教育舞蹈》、《舞蹈与动作记谱原理》等专著多部,以及自传《为舞台而生活》,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动作科学理论,牢固地确立起了拉班舞谱体系,为世界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拉班舞谱至今仍为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舞谱体系,而拉班人体动律学的意义则远远超出了舞蹈界,被运用到工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中,被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为“发现了人体小宇宙的运动规律,可与爱因斯坦发现天体大宇宙运动规律的相对论相提并论”,其中的“用力—时间—空间”三大要素成为拉班“动作分析”理论的核心,以及现代舞者认识动作、分解动作、记录动作和编排动作的理论框架。
玛丽·魏格曼1886年11月13日,生于德国汉诺威,1973年9月18日卒于柏林。魏格曼早年曾在德累斯顿从师于瑞士韵律舞蹈操的发明者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自1913年开始,魏格曼先后于慕尼黑和苏黎世向拉班学习,随后成为拉班早期舞蹈理论的主要实践者和检验者。魏格曼1914年便独自举办了个人的作品发表会,1919年一跃成为德国最著名的现代舞蹈家,翌年在德累斯顿开办了自己的第一所舞蹈学校。这所学校很快成为德国现代舞的摇篮,先后有汉娅·霍尔姆、伊冯娜·格奥尔吉、赫雷特·帕卢卡、玛加丽塔·瓦尔曼、哈罗德·克罗伊茨贝格、别基特·奥克桑等新一代大师从这里脱颖而出。


玛丽·魏格曼自编自演的现代舞《命运之歌》,摄影:[法]夏洛特·鲁道夫。
魏格曼曾率团于国内外进行过广泛的公演,1930年曾踏上美国新大陆,并在纽约建立了自己的分校,由弟子霍尔姆担任分校的校长和首席教员,在这块年轻的土地上播撒德国新舞蹈的种子。除了纽约分校之外,魏格曼舞蹈学校曾于30年代初遍布了欧美各国,最兴盛时期的学生总数多达两千人。
在舞蹈的构成上,她的观点是:空间、时间与能量是赋予舞蹈以生命活力的三大要素。在舞蹈的原理上,她的“紧张-驰缓”动作原理实际上构成了美国现代舞蹈家玛莎·格莱姆“收缩-放松”动作原理的基础。在舞蹈发展史上,她至少做出了两大贡献:一是丰富和发展了即兴舞蹈,据说她本人就是在跳即兴舞时,发现了自己作舞蹈家的天分的;二是丰富和发展无音乐舞蹈,这对舞蹈回归动作本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由她和拉班共同创建的德国现代舞体系对欧亚澳三大洲(如法国、日本、韩国、中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的现代舞起到了播种的作用。
库特·尤斯 一生兢兢业业且多才多艺,却落了个颠沛流离甚至无“家”可归的境地:在生活中,他最初由于犹太人的血统和绝不与纳粹政权同流合污的气节,而不得不逃亡到英国,尔后则因为德国公民的“敌侨”身份而被关进了英国人设立的集中营;在艺术上,他的作品在表现主义兴盛的美国被看做是芭蕾舞剧,而在芭蕾舞剧流行的英国又被当做是现代舞。

库特·尤斯反战主题的现代舞剧《绿桌》,图片:巴黎利普尼茨基-维奥莱公司。
他一生自称最不喜欢参与的便是政治,却恰恰因为一出最政治化的反战舞剧《绿桌》而名垂青史,博得国际舞蹈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好评如云,而这部舞剧直到6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常演不衰。
库特·尤斯1901年1月12日出生于德国瓦瑟阿尔芬根,1979年5月22日逝世于海尔布隆。尤斯最初进的是斯图加特音乐学院的戏剧学校,并在此见到了拉班。1922年至1923年,他来到曼海姆和汉堡,潜心向这位表现派舞蹈的鼻祖学习。一年的工夫虽不算长,却为他打下了坚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础。日后,他成为拉班的忠实传人之一。拉班发明的舞谱和人体动律学成为使他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1928年,作为第二届德国舞蹈家大会的组织者,他在这个隆重的场合里,将拉班舞谱正式地公布于众。
1932年,在由巴黎国际舞蹈档案馆举办的编舞比赛上,他的代表作舞剧《绿桌》以强烈的反战主题和新颖的舞蹈编排一举夺得金牌。60多年过去了,当今天的人们目睹许多舞蹈作品由于原作者的逝世而被人遗忘,惟有《绿桌》常演常新,备受青睐时,禁不住要赞叹当年评委们识真金的慧眼,更感叹这块金牌的含金量之高了。
哈罗德·克罗伊茨贝格 1902年12月12日出生于德国莱辛贝格,早年师从拉班、魏格曼和H·泰尔皮斯等名家学舞,1922年入汉诺威芭蕾舞团,成为现代舞蹈家Y·格奥尔吉的舞伴,并随团到国内外旅行演出。1955年,他在瑞士的伯尔尼开办了舞蹈学校,但舞台生涯却一直持续到1959年,此后则继续从事教学,偶尔也会编舞,直到1968年逝世。
克罗伊茨贝格生前也曾四处作独舞表演,自1930年起,曾先后五次访美演出,并大获成功,其充满阳刚之美的舞蹈演出激发了许多血气方刚的男子汉走进舞蹈圈,最著名者有美国现代舞大师埃里克·霍金斯、霍塞·林蒙。

哈罗德·克罗伊茨贝格自编自演的现代舞《最初的人》,摄影:[德]西格弗里德·恩克尔曼。
赫雷特·帕卢卡 1902年1月8日生于慕尼黑,四岁那年曾随家人迁往美国加州生活三年,12岁开始学芭蕾,但在看了魏格曼的一场风格自由的新舞蹈演出后,则于1920年改入魏格曼门下学舞,后加入魏格曼室内舞团作演员,但现代舞独辟蹊径传统又使她独立出去。
帕卢卡不仅同鲍豪斯建筑学院的先锋派美术家们有着广泛的接触,而且还举办过独舞晚会。晚会取得圆满成功,并使她迅速成为深受观众和新闻界欢迎的舞蹈家,因为她的风格是以自己轻松愉快的天性为前提的,而非简单地模仿魏格曼深沉凝重的戏剧性舞风,不仅技术强悍,而且内容抽象,具有强烈的个性。1925年,她创办了自己的舞蹈学校,开始将部分精力转移到教学上去,并逐渐成为德国舞蹈史上的举足轻重的现代舞教育家。1993年4月1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