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舞厅风云
在20世纪初的社交舞中,依然是男的占主导地位,女的处于被动的角色,也就是说,男的总是前进,而女的则总是后退;但两者的整个身体姿态、舞步的开放、速度和热情、优雅和大方等等品格则是属于20世纪的。战后的舞蹈呈现出新的面貌。男女舞伴们紧紧地相互搂抱起来,仿佛是战火将他们融为了一体。舞者开始寻求更强的刺激和更大的发泄,喜欢关灯后摩肩擦背而舞。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产生出了新的浪漫主义。人们从理性桎梏中解脱出来,追求时髦成了新的诱惑,尤其是吸引了新一代的青年男女们。这些青年人成熟于60年代,经历了信念的崩溃、大学校园中的造反、莽撞或私奔的纠纷,他们将顶撞父母当做自己的信条,将与他人闹别扭当做自己的生活方式,将性骚乱当做自己的权利。他们不修边幅,无视礼节。在舞会上,他们的舞蹈前所未见,尽管不是什么新的发明,却又绝然不同于其父辈的风格:他们拼命地甩动头颅,为的是产生晕眩的效果;他们顿挫地摇摆臀部,为的是发泄性欲的冲动。
自70年代至今,男女舞者们跳舞则一直相互不加接触了,应运而生的便是风靡过世界的迪斯科。他们一反往日如胶似漆的缠绵,不再眉目传情地面面相视,更不愿再去搂搂抱抱或窃窃私语,究其原因,舞蹈史家们做出了这样的精辟解释:“如今的舞者们早就同过床了,而所有的问题都已在他们挤上迪斯科舞厅的地板之前得到了回答。”与此同步发生的现象是,性别的角色在舞蹈中也不再具有太大的意义,因此舞蹈动作大体上是男女相同或至少相似的。这种风格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剧场舞蹈的创作。
出人意料的是,白人舞者在曾蔑视过印第安人舞蹈的所谓“原始”、“单调”和“没完没了”之后,自己却迷恋上了同样的节奏和情调,并在其中感到了令现代人快慰的自由解脱。他们到舞厅的目的已不再是来进行个体性的求爱,而是来寻求群体性的激动,但这种激动已从本质上不同于原始人的祭祀仪式或自我保护,而是借助于群体的骚乱,来得到某种感情和肉体能量的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