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主要问题

img现存的主要问题 img

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训练”与“教育”两大方面的严重脱节之上。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这两个概念从来也都是脱节的:

所谓“训练”,指的是舞蹈学校为了培养合格的专业舞者,必须为发展肢体技术提供的训练课程,包括全身上下各部位的软度、开度、灵活、柔韧、耐力、即兴舞、模仿力、表现力、创造力诸方面的内容,相比之下,“教育”成了无足轻重的摆设。换言之,“训练”的内容包括了“技术、特技(通过某种风格)、对规格的要求、训练学生适应某种模式、接受所得到的东西”,总的路向是“由外向内的学习”,即教师首先向学生大量地灌输外在的技术,教学目的是“全力以赴于某种特定风格的规范或动作的哲学”。舞蹈学校的这种教学方式与在校学生大多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直接相关。

所谓“教育”,则指的是大学舞蹈科系为培养合格的专业舞蹈学者或舞评家,必须为发展高度智能提供的教育课程,包括普通文科的文史哲、美学、艺术鉴赏、东西方文化史,以及专业方面的舞蹈哲学、舞蹈美学、东西方舞蹈史、舞蹈概论、舞蹈评论、舞蹈鉴赏诸方面的内容,相比之下,“训练”成了陪衬。换言之,“教育”的内容包括了“知识、综合能力、个人发展、选择能力、允许批评”,总的路向是“由内向外的学习”,即教师启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感悟,并组织彼此间的讨论,教学目的是“教育整个人”的全面成长。大学舞蹈科系的这种教学方式与在校学生大多已进入18岁以上的成年人直接相关。

在美国,大量舞蹈学校承担了“训练”舞者的任务,但重“训练”,轻“教育”的倾向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并在老师的一言一行中随处可见。“学技术既非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也不能促成批判性的思考。事实上,技术训练是可在身体上与创造力唱对台戏的。……这一切因素均不鼓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批判性地作出反应。”“训练”肢体技术的过程常常成了一味强调模仿老师的过程,一味提倡服从和忍受的过程,“但这些品性都不会造就出具有创造力的心灵来。”而且,如此训练出来的舞者“大多都是用技术的观点去思考,将自己的关注局限在排练、身体的把握和生存问题上:如何找到工作、对眼前和未来工作的反应、谁在干什么等等”。这是一位著名舞者和技术课教员人到中年后走进大学攻读学位,接受了更加广泛的文化“教育”时,对舞蹈“训练”中的种种弊端所作的反思。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荷兰召开了一次国际研讨会,中心议题便是《舞者过渡期的教育问题》。所谓“过渡期的教育”,指的就是这种在舞台上轰轰烈烈的同时,必须抓紧舞台下的时间接受高等教育,为退出舞台后的再就业提前做好知识和学历的双重准备。美国高等舞蹈教育近80年来的经验,无疑为各国舞蹈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